第2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29章完结
作为和平人士,他的荣耀堪称伟大,而且还将变得更加伟大,他作为和平英雄青史留名的愿望也必将实现。\k*s^w/x.s,w?.`c.o/m~未来历史学家所处的位置,会让他们对我们所经历的这个伟大、不安的时代一览无余……这些历史学家会把他称为这个变化过程中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会赋予他“伟大的斡旋者”之名。[44]
[1] 摩洛神,《圣经》中以儿童为祭品的火神,比喻需要做出重大牺牲的人物或事业。——译者注
罗马
教皇的飞机
说到1913年欧洲蒸蒸日上的大国,欧洲人大多会把目光投向柏林。意大利则更像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国度,富人和艺术家的游乐园。他们和意大利的没落贵族混在一起,租一座破烂的宫殿,租金还抵不上格鲁内瓦尔德的一栋小房子,或者置身于欧洲的体面人士之中,在威尼斯愉快地度过一个月。人们对意大利的印象是美丽而又贫穷,这两点具有同等的吸引力,而且也是南欧对北欧富裕与活力的反衬。
在傲慢的北欧人的想象里,意大利是一个富有艺术美的国家,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馆。对于这样的旅行者来说,佛罗伦萨是一定要去的目的地,至少和罗马是同一个级别的。,暁\税/宅′ \哽+辛.最*快+佛罗伦萨毕竟是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的诞生地,美第奇小圣堂(Medici chapel)的所在地,是文艺复兴之城。意大利是自然与人类之美的陈列柜,在这片土地上,歌剧仅仅是对生活的一种自然表达——当代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都是意大利人。“我完全相信意大利会让来访者得到真正的净化和升华,”在E. M. 福斯特的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中,菲利普·赫里顿(Philip Herriton)说,“意大利是世界的学校和游乐园。”[1]这种笼统的表述在痴迷于意大利的北欧人身上表现得很典型,正如100多年前的歌德一样。菲利波·马里内蒂等意大利未来主义者有意识地反对这些看法。马里内蒂于1909年写道:“我们在意大利发表这份兼具破坏性与煽动性的暴力宣言,是因为我们想要把意大利从腐败的教授、考古学家、导游和古董商人手中解救出来。”[2]
外国人把意大利的艺术和建筑描述得无比美妙,却很容易忽略这个国家在当代的影响力。!萝,拉!晓,税! ¨毋`错*内\容¢在列强林立的欧洲大陆上,意大利王国当然要排在德国、法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后,然而它却还是在那些国家之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诚然,意大利直到1861年才由萨伏依王朝(House of Savoy)统一,而整个意大利民族也尚未完全融合。一些那不勒斯人和西西里人或许更忠诚于他们的地方和教派,而不是意大利王国,后者在他们眼里基本上相当于北方的皮埃蒙特王国(Kingdom of Piedmont)的扩充,而米兰人也看不起他们的南方同胞,认为他们和自己曾经渴望统治的北非人民一样原始古老、尚未开化。“北方与南方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一位社会主义评论家写道,“而处境悲惨的那个民族漂洋过海”,源源不断地,或者季节性地移民美国或阿根廷。[3]意大利的工业,譬如都灵的菲亚特汽车公司(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di Torino)和倍耐力(Pirelli),事实上也的确集中在北方。这个国家北方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是农民的耕地,很多农民都不识字。福斯特笔下的一个人物写道:“这种地方似乎不可能走出中世纪。”[4]
然而,意大利也正在转变为一个现代的欧洲民族帝国。对于1913年的选举,最近提出的选举法将选民范围扩大至800多万意大利人,这个数字比之前翻了一番还多(和法国一样,很久以后才赋予妇女选举权)。很多北欧人把意大利看作一个无足轻重、落后混乱的国家组织。对于这些北欧同胞,英国作家理查德·巴戈特(Richard Bagot)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