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1913,一战前的世界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25章完结

早晨回到酒店的外国游客,一路上或许会捕捉到柏林的另一面,都市工人阶级的柏林,也就是拉特瑙所谓的“工厂城市”里的工人们。+微,趣*小?税_ -埂`新/嶵?筷+1913年,巴黎只有不到四成的工人从事工业劳动,而柏林则有六成。[22]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于1906年写道:“我们最多只是发现,在清晨五六点钟,我们经过一夜的歌舞或者斗牌,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时,或者去火车站赶早班车时,他们(工人阶级)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然后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便突然闪现在眼前,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不知道他们在那里,成百上千的人,三两成群,组成一条条长队,迈着轻快的步伐“去上班”。他们大多不发一言,手里拿着劳动工具或者咖啡罐。他们……现在正奔向巨大的摩洛神[1]的怀抱,那就是在6点钟响起汽笛声的工厂。汽笛声宣告了工厂的囚徒们个人生活的结束,重新开始要等到十一二个小时之后,而6点钟的我们已经再一次舒舒服服地爬上了床。[23]

这就是柏林的底层社会,用《专业旅行者的柏林》中的话说,是“光鲜奖牌的背面”。+小,税^宅_ /蕞!薪+彰/节!耕*薪′哙·在柏林,工会的势力很大,1905年共有22.4万名成员。[24] 1910年,柏林有15万工人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普鲁士修改选举法,1911年还有20万工人来到特雷普托公园(Treptower Park),谴责帝国在摩洛哥的外交政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分析和社会民主在这座城市盛行。柏林的保守派势力也许想要忘记柏林的这个样子,但罢工或者疾病的爆发却让他们不得不去面对。波兰犹太人、社会民主党,后又成为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记述了三个穷人约瑟夫·盖厄(Joseph Geihe)、卡尔·梅尔希奥(Karl Melchior)和卢西恩·什奇普捷罗夫斯基(Lucian Szczyptierowski)的事例。由于身染怪病,他们从柏林街头卑微的小人物一下子变成了中产阶级浓厚兴趣与积极关注的对象。“(这三个人)一辈子都未曾让人如此感兴趣”,卢森堡一针见血地指出,而“现在这是多大的荣幸啊!……对于他们胃里的东西,世人一度是全然漠视的,可现在却勤奋地研究了起来,在所有的报纸上高谈阔论”。¢纨! * +神\栈/ ¨已^发,布/最`鑫+蟑-截?[25]

所有人都觉得,柏林或许还不像伦敦那样重要,而且过于工业化和粗鲁,远不如巴黎那样迷人,但它前途无量,和今日的上海一样,是一座不容忽略的城市。

19世纪初期的柏林基本上只是一座灰扑扑的驻防小镇,位于普鲁士平原中央,人口刚够20万,是普鲁士历代国王的王都,一个德意志北部邦国的人造首都,排场大过实际地位。“普鲁士的首都和普鲁士本身一个样,”斯塔尔夫人(Madame de Staël)于1814年写道,“这里的建筑和机构与这里的人同样年纪,仅此而已,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人的作品。”这个人就是腓特烈大帝,不过他更喜欢说法语,大多数时间都不在柏林,而是在柏林附近波茨坦(Potsdam)的无忧宫(Sanssouci)度过。[26]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为AEG公司设计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透平机制造车间。柏林不只是德意志帝国的首都,它本身也是一座工业强市,既是“工厂城市”,也是志存高远的“世界城市”。

然而在1871年,普鲁士首都摇身一变,得到了一个新身份,成了刚刚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首都。自那以后,柏林飞速发展,成了欧洲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渐渐获得了世界城市的称号,正如德国也向往成为世界强国。人们能够充分地感觉到,柏林将会反映出德国本身的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现在这个国家的钢产量超过了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