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1913,一战前的世界 > 第10章完结

第10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10章完结

罗摩奴阇斯瓦米买了两件东西带回印度——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留声机。~e~z?k/s,w·.?n~e^t*他从多佛尔乘船到加莱(Calais),结束了这次一生之旅。返程途中,罗摩奴阇斯瓦米盛赞伦敦留给他的印象:

伟大的伦敦啊!我是多么爱你!……我永远忘不了这里的公园和花园,荒野和草甸,塔楼和石碑,隧道和桥梁,地铁、巴士和汽车,剧院和画廊,商店和旅馆,礼堂和教堂,大楼和宫殿,还有最重要的警察和人民。

罗摩奴阇斯瓦米是以帝国的印度子民的身份来到英国的。他离开时也是怀着身为印度的帝国主义者的态度,信仰着帝国的道德情操,同时寻求提升印度在帝国中的地位。伦敦,作为世界城市、一国之都、帝国都市,也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它的规模和多样性震慑着所有接近它的人。他们不得不承认,伦敦是理所当然的全球势力中心,是帝国的顶峰和自证。

然而,这样的伦敦也并非十全十美。当罗摩奴阇斯瓦米告别伦敦之时,他用一连串的排比抒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伦敦真的只是其众多区域的总和——人与建筑、广场和花园的集合吗?这是一座富有帝国色彩的城市,甚至可以说是傲慢,但它并没有一个极点,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方面汇聚在一起。-齐¨盛+暁*税′旺. ′已!发~布/罪*薪^璋?劫_它结构松散,也就是缺乏主题。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游历欧洲时写道:“这座城市乍一看,好像大到所有的区域都不重要了。”[19]

这或许要归咎于历史。柏林在40年的时间里,从普鲁士的穷乡僻壤迅速发展成为帝国首都,现已被一个神经兮兮的暴发户下令修建的宏伟大道塞满了;巴黎则是由于一位皇帝担心发生内乱,把整座城市大肆改造了一番。伦敦和它们不一样,多年以来一直在缓慢发展,沿着泰晤士河扩张,渐渐将冷冷清清的村庄转变为边远的自治市,道路也顺着8个世纪前《末日审判书》(Domesday)中所确定的参差不齐的边界线延伸。城市只进不出。特别是在东边,伦敦金融城的内部和周围,街道弯弯曲曲,房屋狭小,没有公共空间,建筑风格乱七八糟,根本不把关于规模和协调的现代法令放在眼里。虽然伦敦容纳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总人口的1/5,却并没有经过总体规划。这座城市是英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的产物,是对于宏伟蓝图固有的疑心。

前任印度总督寇松勋爵认为,伦敦乱无秩序的发展与大英帝国的扩张相类似,后者按照约翰·西利(John Seeley)的著名说法,是“心不在焉地”取得的。?a.b\c_w+x·w+..c¢o_m*[20]在伦敦市长官邸(Mansion House)的一场公开演讲中,寇松表示,虽然“大家都认定我们的伦敦是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最了不起的城市”,但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不经过深谋远虑就发展起来,或者没有踏踏实实地按照计划来发展的大城市”。[21]

对于伦敦及其所属的帝国,寇松认为: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之所以取得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二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三是偶然因素,至于最后一点,我们更愿意认为是人民的聪明才智。大英帝国及其首都如今都已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这时的我们必须总结和反思自己所在的位置,为未来做打算,因为不论对于这个国家还是这座城市,结果必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大英帝国及其首都会因为过度膨胀,在强烈的离心趋向作用下垮掉;或者与之相反,如果吸收多方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具有先见之明,那么大英帝国及其首都就有可能建立起新的和谐统一体,获得更大的影响力,确保未来不会逊色于美好的过去。

从更狭隘的角度来看,寇松认为伦敦在英格兰(在他看来,英格兰和英国是一回事)的作用,与巴黎在法国的作用并不相同。每个法国小镇都拿自己的乡土气息跟首都比,都渴望成为小巴黎。对于在巴黎度过的时光,法国公民会叹息、回味、庆祝。反观伦敦,它所代表的是义务、排场、权力和产业。人们对它引以为傲、忠心耿耿,却没有向往和眷恋。巴黎是一个理念,在每次复述中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