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155章完结

第155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155章完结

当时,在对和平协议的经济条款的批评声中,人们感叹德国背负的赔款负担注定会让欧洲重燃战火。/衫-巴\看^书/蛧_ ~已·发\布!醉·鑫?璋,踕\但我们已经了解,这种论点是不正确的。魏玛经济的瓦解并非因为战争赔款,而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法国在莱茵兰–鲁尔区与德国实行经济合作计划的失败同样也不应被过分解读;尽管对那些成功预言1945年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学家来说这无疑很有趣,但两场世界大战中间并不存在相关性。和平带来的麻烦体现在别处,它存在于人们天真的幻想中,即裁军足以将军国主义根除(《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国防军队的人数限制在10万人内);此外,它还表现在“自决”的理论创新。

早在1914年12月,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便认为,任何和平解决方案都“要以欧洲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进步为基础,而不能让某些国家将其政府的意志强加到别国人民头上”。1915年5月27日,他在面向和平执行联盟的演讲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力按照自愿的原则选择自己的政治道路”。·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1917年2月22日,他重申了这一原则:“每个民族都有政策决定的自由”;1918年1月8日(当时,“14点计划”在不同程度上被布尔什维克、德国以及劳合·乔治采纳),他结合“14点计划”中的第5~13点对这一原则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说明。按照威尔逊的计划,国际联盟并没有保证其成员国家的领土统一,而可能会“根据自决原则”对未来的国土问题进行调解。

除了美国参议院对《凡尔赛和约》给予了的否认,对此还存在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中欧和东欧国家的种族异质性,具体是指生活在德意志帝国国土之外的离散的德国犹太人。表0–1揭示了1919年左右居住在中欧和东欧的以德语为母语的人群的大致分布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少有950万德国人生活在德国本土以外的地方,约占德语总人数的13%。如果算上生活在阿尔萨斯–洛林以及苏联(即所谓的“伏尔加德国人”)的德国人,这些数字还会更大;此外,它们还没有包括在欧洲以外的自觉的德国团体(实际上,如果算上这些组织联盟的人数,那么1918年后德国境外总人数将接近1700万人;在纳粹之后的宣传中,他们更是将这一数字鼓吹到2700万人)。\x~i+a.n,y.u-k`s~.?c`o_m?

表0–1 德国人口在各大欧洲国家的数量,1919年(人数以千计)

将“自决”作为和平指导原则是致命的,因为这个原则并不适应现在的德国,除非它的领土扩大到比1919年前的帝国时期更广阔的疆域。共有两条路可供选择,第一种是有组织的伪善,但这样德国人就失去了其他地方拥有的“自决”权利;第二种是无法抗拒的修正主义,这种情况最终会结束,赋予德国人1914~1918年合并成果的重要部分。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即德国不会与残余的奥地利合并,但同时,它也要全民投票表决石勒苏益格、普鲁士东南部、西里西亚地区的归属。菲利普·吉布斯认为,正是和平条约“丝毫不顾及种族边界以及中间产生的仇恨和宿怨,才注定了一场新的战争的发生”。他的话至少有一半是有道理的。而实际上,引发矛盾的是和平缔造者们鼓吹的“自决”原则——如若不发生新的暴力冲突,该原则是无法在中欧和东欧落实贯彻的。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的情况预示着即将要发生的事情——120万希腊人和50万土耳其人被“驱逐”,而这意味着从自己的国家被驱逐出去。希腊的人口增加了1/4,这彻底改变了希腊马其顿的宗教平衡。相同的人口迁移也发生在欧洲,程度各不相同:到1925年,77万说德语的人离开了“失去的领土”,而1/5的人自从1910年便生活在那里了。希腊的人口转移按照宗教来进行,即未来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