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141章完结

第141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141章完结

的多数派赞同“自1918年以来,法国自私的政策路线将人类拖入另外一场战争”的观点。

图14–1 德国年通货膨胀率(生活消费),1918~1923年

资料来源:Statistisches Reichsamt,Zahlen zur Geldentwertung.

实际上,和平条款的严苛程度并非史无前例,引起德国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德国人自己出台了无承担能力和作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通过经济手段赢得和平。在英国人眼中他们的确是这样。在拖债方面,德国做得确实比其他国家要成功,包括协约国一方索取的战争赔款。然而这种胜利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获得,民主政客要以牺牲民主及其自身力量的代价才行。

无力偿还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施加了极其严苛的负担,这一观点在德国国内是被普遍认同的真理;然而在德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它却从未赢得人们如此多的信任。如果不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赞同——其《和平的经济后果》与利顿·斯特雷奇的《维多利亚名人传》相齐名,是1919年英国的畅销书——英国人就更不可能相信了。

众所周知,凯恩斯凭借其对英国战争财政的准确负面预测,在财政部举足轻重。因此,当德国人签署停战协议的意愿明晰之后,他也成为参与和平准备的人员之一。赔款问题在战争结束之前就是辩论的热点。不久后,凯恩斯便成为支持相对较低的罚款额度的意见领袖。早在1918年10月他便认为,200亿马克是理想的实际总赔款额。尽管他在1918年12月撰写的备忘录中将这一数字翻了一番(“根据赔款及其他条款,敌方集团可支付的数额”),但他同时也谨慎地强调了强加于对方的负担可能引发的问题。财政部备忘录中开篇便承认,“即便将德意志帝国内的每栋房屋,每座工厂,每片农田,每条公路、铁路和运河,每片矿区、森林都没收并以一个好价钱卖给另一方,那么这些钱也不会达到所有战争赔款总额度的一半。”更重要的是,通过列举可能由赔款事宜而引发的“两种可能性”,凯恩斯的备忘录预测了后来被人们热议的论点: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