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94章完结

第9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94章完结

图8–1 《每日邮报》销量趋势,1914~1918年

资料来源:Grünbeck,Presse,vol.I,p.150.

表8–2 德国几家报刊的发行量,1913~1918年(单位以千计)

资料来源:Heenemann,“Auflagenhöhe,pp.70~86.

然而,克劳斯的观点与事实仍有出入。-我*的¢书*城¢ -首`发·英国的媒介数据显示,并不是所有的发行量带来的收益都是固定持久的。总的来说,《泰晤士报》在战争期间的读者数是下降的,其他报纸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局面,有些索性停滞不前,例如《电报》。有些报纸在战争还没开始时就已经增加发行量了;而有些报刊的销量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上升,甚至有大量报刊(特别是社会主义报纸)丧失了读者群。此外,阻止高发行量转变为高利润额的原因中也存在一些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和军工生产毫无关系的服务行业一样,媒体也缺少人才,广告收入也随之一落千丈。纸张短缺和战争引起的物价飞涨同样对其造成了致命的创伤。在英国,从1918年开始,纸品实行定量供给,分配数量较之前下降了50%,但在这之前,各家报刊已经由于广告收益的缩水而不得不减少版面。,零·点+看_书/ ¨首?发′在法国,从1914年8月起,日报的版面减少到2页,但在一周指定的几天,这一上限也曾经增加到6页;到了1917年,由于资源的紧张而不得不缩小纸张尺寸,定为一周5天出报,每份限定4页。在德国,早在1916年4月,新闻用纸就已经开始实行定量供给了。版面的页数也因此有所下降,到1916年,柏林几家主要报纸的尺寸较战前都缩水了一半。各地的报纸印刷费用都在攀升,法国是原来的5倍多,甚至美国也增长了75%。油墨和其他材料的价格也急剧上涨:在德国,这些物资的价格增长了3倍。然而虽然报纸在尺寸上缩水了,但标价却很难提升到用纸和油墨的成本价,因为害怕丧失读者群。《泰晤士报》的价格从1914年3月的每份1便士涨到1916年11月的每份1.5便士;1917年3月,报纸价格为每份2便士,而到了1918年3月,价格升到了每份3便士。诺思克利夫同样被迫将《每日邮报》的价格翻了一番。随之而来的却是发行量的降低,这种现象在欧洲很常见。英国的大多数报纸都在战争期间涨了一倍的价格,法国的所有报刊在1917年9月被勒令涨价,截至1918年,88%的德国报纸是战前价格的两倍,中立国瑞士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诚然,就连那些读者群基础相当稳固的报刊也在经受着财政困境。1914~1915年,《早报》的销售额锐减,并于1918年重新回到战前水平;当人们采取措施应对通货膨胀时,想要东山再起的梦想已经十分虚无缥缈了。

由于这些经济问题,导致多数参战国的多家报刊元气大伤。有些报刊很快就倒闭了,比如法国的《黎明报》、《管理报》和《巴黎报》,这些都是消失于1914年的明星报纸。德国约300家报纸在战争的头一年停止生产;截至1918年,3000家报纸经历了至少停产一次的遭遇。德国的报社总数从1914年的4221家跌至战时的3719家,下降了12%。

不难想到,最大的受害者应当是小规模的报社。此外,有些报社即使已经渡过难关,却同样免不了成为更大的报刊出版者运用他们的战时资本进行扩张的牺牲品,进而丧失了自身的商业独立性。最显著的例子是克虏伯帝国的领导人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他接手了奥古斯特·舍尔的报业集团,包括《柏林地方报》及《日子报》。据一项调查显示,所谓的“母媒体”需要对旗下的905家报社负责。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项收缩合并中,不乏政府方面因素的影响。1914~1917年,当德国国内支持自由党政府、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中央党的报社比例从28.2%升至32.4%时,保守党报社的比例也相应地从22.6降到了16.8%。胡根贝格集团只是三家大型报业集团之一,另外两家在政治上倾向于自由党:这两家集团由鲁道夫·莫斯(拥有《柏林日报》、《柏林晨报》)和利奥波德·乌尔施泰因(拥有《柏林报》、《柏林晚邮》、《柏林晨邮》)的掌控。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