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24章完结

帝国主义:经济与实力

1907年,在斯图加特第二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军国主义和国际冲突》的决议,这正是对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解释战争根源方法的经典诠释:

通常说来,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是因为这些国家追逐世界市场而处于敌对状态。\鸿!特+晓*税~蛧′ _蕪\错~内′容¨每个国家都试图征服、开拓新的海外市场,而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巩固其自身市场上……再者,这些争端还缘起于无休止的军国主义军备竞赛……因此,战争便成为资本主义固有的本质;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经济,战争才有可能随之停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第二国际便陷入混乱之中,但该理论却被“左翼”社会党人奉为真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弗里德里希·埃伯特于1915年1月进一步指出:

一切伟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过去的10年内不断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对市场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市场争夺而来的是对领土的争夺……因而,经济冲突变成了政治冲突,变成了军备的扩张,最后演变成了世界大战。?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列宁(公开表明希望自己国家在战争中失败的少数社会主义领导者之一)指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帝国主义从中作祟。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迫于本国低迷而每况愈下的经济颓势的压力而发动一场争抢海外殖民地的战争,这无异于自掘坟墓;但反过来,这些冲突产生的社会影响会促成蓄势待发的国际无产阶级发动一场革命,以及列宁本人从战争伊始便强烈要求进行的反对统治阶级的“内战”。

共产主义阵营的历史学家一直沿用这一观点,1989~1991年的一系列革命验证了列宁那些还不确定的理论。在柏林墙倒塌一年后出版的一本书中,民主德国历史学家维利巴尔德·古切依然认为,1914年之前,除了“矿业和钢铁的垄断者,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银行家代表、电气工业和造船厂的大佬……也都支持以非和平手段达到目的”。他的同事齐尔希对国家银行总裁鲁道夫·哈芬施泰因在战前表现出的“含糊其词的侵略性目的”表示不满。

从表面上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资本主义者会从战争中赚得盆满钵满。-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特别是军事工业,如果有大规模的作战,巨额订单就会像雪片般飞来。罗斯柴尔德银行英国分行被马克思主义者和反犹太主义者形容为国际资本的邪恶力量,它与著名的枪械生产商马克西姆·努登费尔特公司有贸易关系,后者生产的优质机关枪被作家希莱尔·贝洛克形容为“夺取欧洲霸权的关键”;它还帮助维克斯兄弟公司于1897年收购了马克西姆·努登费尔特公司。奥地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对军工生产抱有浓厚的兴趣:其在威特科维兹的铁厂是奥地利海军最重要的钢铁供应商,后来还为奥地利军队生产子弹。再例如,海军元帅提尔皮茨的造舰计划让德国造船厂收到了纷至沓来的政府订单。1898~1913年,86艘战舰中有63艘是由私人公司委托生产的。汉堡的大型巡洋舰垄断生产商布罗姆公司,其建造的超过1/5的船只都销往德国海军部。

但让马克思主义者挠头的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这些商人面对战争的到来会表现出热情高涨的情绪。在伦敦,绝大多数的银行家都心惊胆战,主要是因为一旦爆发战争,那么为国际贸易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承兑行都可能濒临破产(见第七章)。罗斯柴尔德家族试图对这场英德大战退避三舍,到头来也只是徒劳,这一担忧还被《泰晤士报》的编辑亨利·威克姆·斯蒂德指责为“为了使我们采取中立立场,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进行了一次肮脏的国际金融合作”。“七月危机”期间,在那些对政策了如指掌的屈指可数的德国大商人中,不仅大船商阿尔贝特·巴林对开战持消极态度,大银行家马克斯·沃伯格也同样抵触战争。19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