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2章完结
然而,所有的一切只是基于现有资料的推测。,E/Z¢晓-说/枉· _唔!错*内+容+除了他的军衔和编号,我拥有的唯一证据就是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本小小的《圣经》、3枚勋章以及几张他身穿军装的照片,照片上那个身穿苏格兰短裙的年轻人面无表情。第一枚勋章是国家战争勋章,上面刻着一个骑在马背上的裸体男人。这位骑士身后标注着1914年;马鼻子上,镌刻着传统意义上战争结束的时间——1918年。马的后蹄下,是一个即将被踏碎的头骨(这意味着对死亡的藐视和胜利,还是代表着不幸的德国人?)。勋章的另一面看起来就像一枚旧硬币,上面是老套的皇家剪影以及如下的铭文:
GEORGIVS V BRITT:OMN:REX ET IND:IMP [2]
第二枚胜利勋章上的雕刻同样非常古典。勋章正面是右手持橄榄枝、挥舞着左手的长着翅膀的天使,人们不太确定它究竟意味着欢欣鼓舞的英国女人欢迎幸存者重回家园,还是死亡天使正挥别这个国度。/精*武^小-说^王? !追\醉\薪~彰\踕`勋章另一面的铭文(这次是用英文)如下:
捍卫文明的
伟大
·战争·
1914~1919
祖父的第三枚勋章是一枚铁十字勋章——从一个不知是阵亡还是被俘的德国士兵身上搜罗的纪念品。
我的祖父曾经在西线作战,这段历史成为他奇特的自豪感的来源,过去是,现在也一直是。如果深入探究这种自豪感,就会发现它与一个事实息息相关,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的祖国人民留下了一段最糟糕的回忆。活下来,即是一种充满神秘力量的幸运,而幸存同时也带来了神奇的恢复能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祖父重拾了那种相对稳定并且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至少表面上是)。他在一家小型出口公司获得了一份工作,并被派往厄瓜多尔销售威士忌酒和五金器具。这份工作让他见识了独特的异域风情。几年后他重回苏格兰,并在格拉斯哥定居。他结婚生子,经营五金商店来养家糊口。\3-疤-墈?书.网¢ \庚~芯^醉`全^之后他的妻子因病逝世,他便迎娶了我的祖母,和她生了另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父亲。他晚年一直住在格拉斯哥郊区的谢特尔斯顿地区的政府廉租房里,后来那里建了一所乌烟瘴气的大型钢铁厂。尽管他的肺部因不停地吸烟而继续受损(这个习惯或许是他在堑壕作战时养成的,当时香烟是普遍的麻醉剂和提神剂),他仍然有力气在金融风暴来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妥善经营着他的小本生意,并且还能气喘吁吁地哄膝上的两个孙子玩耍。他似乎有着很强的生存能力,能像普通人一样活着。当然,他的生活也是绝大部分战争幸存者的一个缩影。
祖父很少跟我谈及他的战争经历,然而在他去世后,我却对此越发感兴趣,无法置之不理。战争结束后不久,我就读的格拉斯哥学校便已经开始正式纪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因此,在我6~17岁的这段时光里,我无时无刻不身处在一种缅怀的氛围中:每天早晨,当我即将踏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西路和科尔布鲁克阶梯角落处的一块黯淡的花岗岩石板,上面刻着这所学校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的名字。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洞穴型的主教学楼二层,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个“荣誉册”。有时,我们从代数课教室到拉丁语课教室的路上就能经过它。由于楼厅过于狭窄,我们不得不排成一队走过。每当我在这种时候看到其中一个名字时,虽然我与它素不相识,但它总能让我联想到这里有弗格森家族的一员。透过那些用庄严的黑体字镌刻的死难者的名字,我逐渐知晓了一段传奇,就像我们全班每天早晨念诵的主祷文所说的:
勇者永生。
我想,我第一次对于历史的思考便是要反对这条告慰英灵的教条。他们终归是死去了,为什么要否认这一事实呢?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那讽刺一般的评价:人皆有一死,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幸存的人也不例外。从1918年11月11日签署停战协议到现在,80年过去了,即使不去查阅官方的退伍军人登记簿我们也会知道,曾在英国军队中奋勇作战的士兵们,仍然在世的只有不到几百人。第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协会只剩下160名会员,西线协会的成员也仅有90名左右。据可靠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