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波峰与波谷 > 第61章完结

第6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61章完结

魏与西晋事功派官僚曾抨击名士“浮华”,而北朝又有其事。`墈`书·屋+ -免!废+岳′犊/史称“有晋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太祖(宇文泰)欲革其弊”,西魏宇文泰为抑文辞浮华之病,下令采用《尚书》周诰的文体。那还不是某位皇帝一时心血来潮,隋文帝同样“每念斫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故宪台执法,屡飞霜简”。“宪台执法,屡飞霜简”,御史台十分尽力,对词藻淫丽者屡加弹劾。文人喜欢淫丽还是喜欢古朴,关朝廷什么事儿?北周苏威云:“江南人有学业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学术”,隋朝李谔云,魏晋江左“竞骋文华”,结果“文笔日繁,其政日乱”。江南的“学术”淡化了“世务”,“文华”造成了“政乱”,他们反对的就是这个东西。

十六国政权选起迭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中,北方士人不大好找世外桃源,能让他们像五朝名胜那样玄谈放诞。+2¨3·d·a¨w¨e_n.x~u.e~.!c-o`m\后秦有个叫韦高的崇拜阮籍,居母之丧而弹琴饮酒。这事被古成诜知道了,就拿着剑去杀韦高“以崇风教”,吓得韦高终身躲着古成诜走,阮籍算是学不成了。北朝的文教体制也不同于南朝,律学、书学和算学一类实用学科,地位明显高于江左。学校中还有军事教育。例如后赵石勒的学校,“教国子击刺、战射之法”,前秦苻坚的太学里有“教武堂”,由明兵法的太学生负责培训将领。这也是江左所罕见的。幽深的玄理、精妙的诗句、玄远的风神……都是有闲文人消受的奢侈品,在那个“生存至上”时代必须停产;将才和吏才,才是应该加班加点生产的必备物资。

比较南北史传的人物描写,其差异是很明显的。魏晋史传赞人,多“风神夷简”、“雅有远韵”之词;南朝史传赞,多“词采遒艳”“善为文章”之词。都是以“文”为尚。-狐?恋¢蚊-穴+ ,免\费*岳*渎-而十六国北朝的勋贵传记,却以军功为尚、以吏治为尚。赞扬军功的评语,如“武艺绝伦,有将帅之略”、“性雄豪,工骑射”、“膂力过人,便习弓马”之类;赞扬吏才的评语,如“明解律令,议断平允”、“详练故事,有几案才”、“明练时事,善于断决”、“敏于从政,果敢决断,案牍虽繁,绰有余裕”之类。北朝士人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之途,还有这样的豪言壮语:“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业乎?”“欲求宦达,当资干世之务”,“文章之事,不足流于后世;经邦致治,庶及古人!”

南北风气之异,还体现在文学之上。以宫体诗的香艳柔媚为标志,中国文学在南朝走进了靡靡之音的死胡同;只是北朝民歌,能令我们呼吸到爽朗、清新、刚健、辽阔的气息。源于北朝民歌的《木兰诗》,有人们熟悉的动人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何等飒爽英武!革命烈士王若飞对这样的句子爱不释手,其名字“若飞”二字,就是从这儿来的。虽然近体诗的形式上承南朝,但盛唐诗歌的刚健风骨、廓大意境和恢弘风格,不会是来自“六朝金粉”吧。甚至连南北士人对容貌的美感,也出现了明显歧异。王瑶先生说:“在魏晋,其风直至南朝,一个名士是要他长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