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铺变县了(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第54章 铺变县了
以不断的让上头往这里拨资金来支持,然后这些资金啥的,十万块中能够有五千块钱真正的用来正经的事情上面,已经是烧高香了,真的,见怪不怪了。
“你刚才说有事向咱请教?该不会是想问咱,怎么样捞钱不会被咱砍了脑袋吧?”
如果水泥厂的收入大头不是到了老朱手里,光是翻一倍的价格,已经能够让唐仨仁人头落地一次了。
前面唐仨仁似乎早有预见,所以水泥厂这边他是一点股份都没占,就是每卖出三十斤水泥,算是一包吧,就得让唐仨仁赚一文钱。也就是说不管这水泥卖给了谁,定价几何,都跟唐仨仁的这一文钱收入无关,所以唐仨仁把价定得越高,老朱赚的就越多,对于老朱而言何乐而不为?
!一千文钱才是一两银子,直到现在老朱依然觉得唐仨仁这是在送人情。却是没有想过,未来大明对于水泥的需求量,将会是何等可怕的地步。
“当然不是这事,我要想赚钱,有无数种办法让老朱你没理由杀我,只是我同样知道另一件事,就是老朱你想杀一个人,哪里需要那么多理由。”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老朱怔了一会,唐仨仁似乎挺了解他的。
“我想问的是,在我们大明,多少人口的村子,可以变成一个县,呃....地方小了点,可以变成一个镇子呢?”
现在唐家铺少说也有三四万人了,在唐仨仁的印象中,三四万人口,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型镇子了,而且这段时间唐家铺的地方一直在往外扩宽,都把附近几个村子都给并了进来,除了最开始的肖家岭有一点矛盾之外,后面并进来的村子没一个有炸刺的。
“镇?你这唐家铺又不是北边的军事重镇,为什么要变成镇子?”
九边重镇,是老朱设在北边用来抵御残元的军事要塞,所以一般情况下“镇”这个称呼在大明一般用在边关要塞之类的地方,像唐家铺这样的情况,或许可以直接建个县了。
毕竟古时候一个县的人口总量,只怕很多时候还达不到现今一些人口大镇,唐仨仁想了好一会才弄明白,要是改名叫唐家镇,搞不好朝中某些文人又得跳出来,说什么唐家铺目无尊上,敢在应天附近建军事重镇。
防谁呢?还是准备造反不成?
也是老朱一直知道唐家铺的护卫力量都是他老朱的人,这唐仨仁一心只想搞建设,哪有什么心思造反,而且人家唐仨仁搞建设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是他老朱的。
这样的年轻人,估计就算整个朝廷的官员造反了,这小子也不会造反,一个连战场都不敢上的年轻人,敢造反?
“没什么,只是觉得唐家铺人口这么多了,还是叫唐家铺有些不合适。”
“铺”这个称呼在南边就是村的意思,唐仨仁难道是想升官了?老朱上下打量了一下唐仨仁,这小子难不成开窍了?
要知道村长与县令这两个层级,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重镇的镇长说白了就跟县令是一个级别,而且还要更强,因为九边重镇的镇长,除了是镇长还是最高军事长官,县令可没有直接调兵的权力。
“叫唐家镇确实不合适,要不咱再给你一百里地,把这高淳县的西南边都划给你,以后唐家铺就叫唐家县了....”
啥子,自己这就成县令了?真的假的?还有这样的好事?唐仨仁尽想着好事,结果老朱直接来了句:“你别想当县令了,老实当你的村长,县令必须是由朝廷任命的文官,不过这整个唐家县,算是你的封地....地方不能更大了。”
这是真正的“县子”,老朱建立大明时废除了一些爵位,像“县男、县子”这样的爵位已经废除了,但是这一次却也算是暗地里破了一次例。
“要不,把兰以权调过来给你当县令?”
老朱这算是突发奇想了,兰以权之前差一点就被老朱砍了,后来也算是老实,去年底被老朱撸了知府的位置后,早跑回老家也就是长沙县那边养老去了——好吧,其实这个时候的兰以权年纪刚过四十,四十岁回去养老是一件何等幸福的事。
主要是老朱亲自下旨贬的,想要重新起用还得是老朱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人,唐仨仁一头黑线,其实谁来当县令都没关系,这兰以权算是被老朱吓过的,应该没胆子给唐家县的发展造成什么阻碍,挺好的。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