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年羹尧之死 > 第34章完结

第3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年羹尧之死第34章完结

“倒年”开始后,对年羹尧步步紧逼的雍正帝对年遐龄倒是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尽量将其父子切割处理。?l^u\o¨l.a\b+o*o+k′.¨c!o^m?雍正三年底,九卿会议讨论年羹尧罪名时,拟以年遐龄连坐。大学士朱轼秉承雍正帝的意思在会议上发言,说年遐龄为人忠厚老实,不但没有参与年羹尧的悖逆活动,还多次对年羹尧进行训诫,已经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以子坐父,于情理不合,建议不要株连。

年遐龄的长子年希尧在性格上颇肖乃父,胆子也比较小。除了胆小之外,这位博学广识的科学家还有些“呆”气,被妹夫胤禛称为“呆公子”。年希尧爱好广泛、智慧过人,但是当官很不上道,终日在官舍里看戏聚饮,不肯勤于政务不说,对官场上的分寸拿捏、轻重缓急,也一直弄不大懂。

雍正年间,年希尧虽已官至巡抚,仍然不熟悉行政流程。他赴广州上任前,怡亲王允祥曾交托他办一件事。对于这样重要人物交代的事情,换了其他人,必定重视得无以复加,早请示晚汇报是免不了的。-4·0¨0!t+x_t?.*c~o¢m,然而年希尧迷迷糊糊,一拖就是一年多,好不容易想起来还有这么件事,也是胡乱应付一下,甚至没有用正式文本进行回复,而是写了几句嘱咐的话,交给家里奴仆,上京时顺便到王府回话。主人天日不醒,奴仆也晕头转向。这位老兄来到北京后,径直将小纸条送至王府签押房,递交给怡亲王。此事传到雍正帝耳朵里,年希尧自然躲不过一顿臭骂,说他“如此无知,笑话之甚”“打错了呆主意”“看你这才情,如何办一省繁冗”。不过,雍正对年希尧的骂总是有些亲戚朋友间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和对年羹尧那样的跳脚大骂是很不一样的。

“倒年”公开化后,年希尧被免去广东巡抚职务,调回北京,担任工部侍郎。但主管工部的廉亲王允禩自身难保、表态心切,遂以工部全体官员的名义上奏,表示不愿与逆臣之兄做同事,请求将年希尧调离。而随着年羹尧被押送到京,刑部开始不断要求年希尧“出庭”,就一些问题和年羹尧当面对质。-微-趣-暁?税~蛧¢ -追·醉,歆.章/截_在这样的精神高压下,“呆公子”年希尧却表现出了很有骨气、有情义的一面。他写奏折告诉雍正帝:自己与年羹尧是亲兄弟,虽然他现在犯了大罪,我对他的很多行为一直也比较反感,但本着亲亲相隐的原则,我不能去和他当堂对质,更不能为了自保增加他的罪名。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八十几岁的老父亲会非常难过。若皇上因此怪罪于我,我只好万死不辞了。

一直致力于撺掇“年党”核心人士揭发批判年羹尧的雍正帝,最终接受了年希尧的这一请求,避免了一场违背儒家价值观的伦常之变。在年案定罪的最后关头,雍正帝针对年遐龄、年希尧父子发布上谕说:“年羹尧刚愎残逆之性朕所夙知,其父兄之教不但素不听从,而向来视其父兄有如草芥。年遐龄、年希尧皆属忠厚安分之人,着革职,宽免其罪。”不过,这种革职只是临时做做样子,年希尧很快实现了再就业,被特别了解雍正帝心意的怡亲王允祥“收留”,担任景德镇御窑厂监督,与允祥负责的养心殿造办处合作,研制开发享誉中外的雍正瓷。雍正五年(1727),年遐龄病故,雍正帝下旨以其原有的官品礼葬,彻底恢复名誉。以上种种,显示出雍正帝在对年羹尧痛下杀手的同时,对待年氏家族的其他主要成员,还是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尽量避免打击范围扩大化。

雍正帝厚待年遐龄、年希尧父子,应与他对年贵妃的感情有一定关系。贵妃是年遐龄幼女,亦与父亲、长兄性格相类,为人温和小心,从不恃宠而骄、干预政事。民国时期的财政总长夏仁虎热衷于清宫掌故,曾作《清宫词》,记述清代宫廷故事。其选材多有所本,如《实录》《宫中现行则例》及内廷大臣的文集、笔记等等,非一般的野记稗史可比。雍正朝部分共九首,其中第三首提到了年贵妃,诗云:“六宫总摄被玄,天后銮仪一半分。敦肃独全终始礼,家书不发大将军。”后有小注:“清宫制,后以下皇贵妃最尊,可总摄六宫事,即副后也。宪宗(应为世宗宪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