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年羹尧之死 > 第9章完结

第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年羹尧之死第9章完结

年羹尧的宦途顺遂,体现了清代翰林在仕宦上的突出优越性。!k\u?a`i+d+u·x?s?./n·e′t~清人朱克敬在其《翰林仪品记》中写道:

国朝仕路,以科目为正,科目尤重翰林。卜相非翰林不予,大臣饰终必以翰林乃得谥“文”。他官叙资,亦必先翰林。翰林入值两书房,上书房侍王子读,南书房职拟御纂笔札。及为讲官,迁詹事府,人尤贵之。其次主考、督学。迁詹事府必由左右春坊,谓之开坊,则不外用。其考御史及清秘堂办事者,年满则授知府。翰林贱之,谓之钻狗洞。

意思是说,清朝当代的仕途,科举中进士最是正路,中进士后又以选入翰林院最有前途。只有起家翰林,才有可能最终成为内阁大学士;只有翰林起家的大臣,死后的谥号才能冠以“文”字(其实也不绝对是这样)。翰林可以入值上书房、南书房,担任主考、督学,在詹事府开坊后就越发清贵。如果起家翰林,后来改任御史,甚至外放知府,那就太糟糕了,被称为“钻狗洞”。·墈`书\屋. !无.错`内?容,

翰林院编制少、级别高,升转很快;直接和皇帝打交道,有被破格提拔的机会;工作清闲务虚,没有什么错误可犯。除了清贫一些、少有灰色收入外,是最好的仕途起点。明清时期向来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读书人能够以翰林起家,就有了当到一二品高官,甚至首辅大臣的指望。

除了庶吉士留馆这样的高起点外,年羹尧在入仕之初的十年内,还经历了数次超擢,即破格提拔——毕竟与他资历完全相同、政治资源还更好一些的张廷玉直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才当上内阁学士,而年羹尧提前七年就达到了这个高度。只是年羹尧当时品级较低,破格原因未能见诸史书而已。总而言之,不到三十岁的年羹尧,是康熙皇帝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社稷臣”培养对象。

康熙四十八年,是一个对年羹尧而言特别重要的年份。年初,他任职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兰·兰¨文^穴¢ .已¢发.布?醉~薪+璋¢劫\三月,康熙帝复立太子后,年羹尧又作为副使,赴属国朝鲜向其国王及臣民宣示此事。朝鲜官方史料对于明清时期敕使入朝的记载向来系统全面,年羹尧有机会出使朝鲜,算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为自己留下了很多活泼生动的历史八卦记载。比如他人还没到朝鲜,负责接待工作的朝鲜官员就向国王飞马快报,说来的这位年副使“不食四足之肉,所食不过鹅鸭海参等物”,要马上吩咐开成府、黄海道准备接待食材,等等。

从朝鲜回京后,年羹尧又在当年九月结束了京官生涯,出任四川巡抚。前文已经提到,由于战争原因,四川在康熙年间是个百废待兴之地,很适合年轻气盛者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

在清代,巡抚的主要职责是处理一省民政,但年羹尧这个新巡抚一到四川,就产生了锻炼军事才能的追求。一方面,四川地接汉藏,多民族杂居,既是清军控御青海和硕特蒙古、西藏达赖喇嘛两大势力的桥头堡,又时常要对付省内和邻省各部落土司的小规模武装侵扰,对敌斗争形势严峻。

另一方面,明清之际,四川战乱频仍,人口损失极其严重。康熙年间,清政府在四川省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大量招徕外来移民开垦荒芜土地。所谓“湖广填四川”,描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前来四川开荒的移民中,大多是较贫困的青壮年单身男子,是以省内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一时土匪横行,社会治安压力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的这个问题,清廷一度将从贵州买卖少数民族妇女到四川的活动合法化,可见其严重程度。

康熙中期,对四川军事活动负有最高责任的是川陕总督,其官署所在地是陕西西安,而非四川境内,特别是距离经常出问题的四川西部较远,交通又十分不便。除川陕总督外,驻扎成都的四川提督负责统领本省绿营兵,是重要武官。但年羹尧上任之初,川省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提督岳升龙(岳飞后裔、年羹尧后来的主要助手和继任者岳钟琪之父)就双目失明,并且因为经济问题戴罪在家,继任的提督才德不及,难以胜任川省军务。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气盛的年羹尧上任巡抚伊始,就跃跃欲试,并上书与康熙皇帝讨论四川的山川形势、民族问题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