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年羹尧之死 > 第2章完结

第2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年羹尧之死第2章完结

这里还要说说我跟本书的主人公年羹尧的缘分。¢x?x~s/s\y*q′.·c_o^m,在“民科”时代,我的头号“研究”对象是当时最受热捧的雍正皇帝。年羹尧作为康雍时期的一位极重要大臣,我虽然对其经历、事迹有所涉猎,但也失于浮泛。2010年,我认识了后来的密友吴菲帆。现在已经是上海滩律师的她,当年还是个追捧我小说《天地古今惟一啸》的本科小女生,且她的趣味与旁人大不同,所钟爱的竟是我笔下的配角——年大将军羹尧。作为一个意志十分薄弱的作者,随着与“年粉”小吴的频繁交流,我对年羹尧的兴趣也日渐增高,阅读了与之相关的不少史料,对他的性格、经历,也颇多同情之理解,甚至一度因为对他下笔“偏袒”,招致其他读者的不满。

2012年,随着博士阶段科研压力的日益增大,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小说惨遭搁笔,至今未能完结。幸好,因为写小说而积攒的材料还在电脑中,因为写小说而梳理的思路还在自己脑中,几年后重新捡起,倒也不费什么力气。′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不过,当年小说写得驳杂,转作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普及读物,总要有个明确的主题。这时候,年羹尧这个传奇人物的传奇经历抢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年羹尧是清代中前期的重要大臣,影视剧上镜率颇高,也因此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一些程式化的形象,如武艺高、功劳大、个性张扬跋扈等等。然而,历史上的年羹尧并不是个简单的脸谱化人物,他四十七岁的生命虽然不长,然而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功大罪的人生经历,却颇能令后来人感慨嗟叹;他与康熙、雍正两位君主,以及同时代许多著名人物,都有复杂深刻的关系,并由此而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复杂与深刻,往往体现在人情事理的细节当中,欲将这些细节铺陈展示给更多的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与思考,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所能实现的,而非融情入理、苦心孤诣、笔触纤微所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我写作了《年羹尧之死》,尝试以此人为突破口,实现我对于历史普及读物的追求,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制度设计、社会心理、风气好尚,通过古今同理的人情世故与逻辑推理,向读者做出历史场景的推断、认识误区的澄清,将类比的触角突破时间的尘封,引入到今天的现实生活中。`7*k′a¢n-s¨h!u*w,u+.!c¢o.m¨

《年羹尧之死》在网络连载后,经我的博士指导老师之一、北大历史系主任张帆教授介绍出版;又烦张老师,并我的导师北大历史系郭润涛教授、我的领导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多加垂注,撰写推荐意见。师长辈的殷殷热望,令我喜而生愧,愧而图进。本书蒙策划人尚红科先生青眼有加,弃瑕录用,感激之情,亦难言表。此外,文章在网络发布时,收获了许多师友和网友的转发鼓励与精彩评论,拳拳惠爱,再致谢忱。至于我的父母、家人,更自始至终都是我的忠实读者与坚强后盾,工作的压力和写作的劳苦,在他们的支持下一次次冰消瓦解,化作动力与激情。

值此拙作付梓之际,心曲葵葵,毫端草草。已矣哉!书不尽意。

郑小悠

2018年3月18日于家中

“功臣不可为”

年羹尧是清代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多年来,借助小说、评书、戏曲、影视剧等新旧传媒方式,不说家喻户晓,也算是大众红人。既然写作对象是位有雄厚“群众基础”的历史人物,本书作为一本历史普及读物,完成起来就要轻松愉快得多,毕竟边批判文学、影视形象,边介绍历史知识,既能讲得生动有趣,又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

年羹尧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雍正三年(1725)被雍正帝下旨赐自尽,去世时年仅四十七岁。他的人生巅峰期是雍正元年(1723)、雍正二年(1724),当时年仅四十五六岁的他,头衔是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川陕总督。在这两年中,年羹尧专阃西北,兵权在握,在西北的冰原大漠中屡战屡捷,将试图割据自立的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远逐,平定了雍正皇帝即位后的第一场大规模边疆叛乱。此后,他的威望、权力都达到极致,与朝中掌握财政大权的怡亲王允祥,掌握人事大权的吏部尚书、国舅隆科多并列成为政坛三巨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