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205章完结
17.同前引董氏文一五页。`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
18.《元和志》三九及《旧书》三八作振威,《通典》一七二及《新·志》均讹振武。振威更名天威,据《新·志》系在天宝八载,河州别有振威军,则天宝十三载始置。
19.《西藏图考》五明言引自《地理志》,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只称曰“《图考》注”(一〇及一二页),则使读者误会为清人考证,减其信值矣。
20.《薪·志》四〇称廓州“西南百四十里洪济桥”,则漏加积石军距州之数。
21.《西陲史地研究》一二页。
22.同上。
23.《黄河河源初步研究》五页。
24.参拙著《崑一元说》。
25.《西陲史地研究》一二页。
26.同上。
27.《苏联民族之话》八五页。
28.《淮南·人间训》称孙叔敖“作期思之水而灌云娄之野”,叔敖是楚庄王时(前六一三—前五九一)人,据《后汉书》一〇六《王景传》,期思水应即庐江郡之芍陂(今寿县南之安丰塘),《玉海》三二引马总《意林》称曰期思陂。¨c?n_x.i!u?b¨a¢o+.\n¨e!t.《荀子·非相》:“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
29.《新·志》三七作百余顷,今从《元和志》二。
30.《新·志》作“咸通”,按此事已见《元和志》二,咸通事非吉甫所能知,盖中唐人讳“亨”(肃宗名),或改写作“通”,不虞后来果有“咸通”,《新·志》未细考也。
31.据《元和志》六,北利人渠,隋开皇六年苏威引橐水入城,同时又疏导南利人渠,东南自硖石界流入,则贞观时乃是增修。
32.今本或作“任”,兹据百衲本三一。
33.岭南东道亦乏记录,按《元和志》三四《广州增城》,“石陂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灌田×余顷”,惟未知何时兴建。
34.《广川藏书志》云,世传徐彦撰,然不知何据,意其在贞元、长庆后也(据《书录解题》三引)。/二+叭¨墈′书?枉* /首¢发^
35.《语林》二引《嘉话录》,“《唐书·卢藩传》言之”,校注云:“韦绚唐人,亦无引《唐书》之理,疑有脱误。”盖以为指《新唐书》也。按《酉阳杂俎》续四有一条亦引《唐书》,可参拙著《旧唐书轶文辨》。
36.余别有短篇考证。(未刊)
37.见所著《中国文化史》。
38.宋人讳敬,改称曰“苏恭”,说见《圣心》二期拙著《课余读书记》二一—二二页。
39.参《圣心》一期一五五页拙著《史地研究》及《通典》二五注。
40.参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一○九—一一○页及黄滔《颍川陈先生集序》。
41.见所著《中国文学概论讲话》。
42.《唐代小说研究》旧版一五页。
43.《旧书》四七同,《新书》五七作“三十七万卷”,不知所据。
44.据同书三五统计,只三万六千余卷,通计亡书亦不过四万九千余卷,此云八万余,岂如志所云“文义浅俗无益教理者并删去之”,故两数不合欤?
45.加合应为六万一千余卷,《旧书》四七言两京各一本,倍之,故有“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之数。复次,五万一千之数,同卷凡两见,且与以散合总相符,《新书》五七作“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未审何据。《龙城录》是伪作,彼云开元集贤院所储至七万卷,或依唐末之数言之。
46.参吴金鼎《斯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