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96章完结
91.同注①引文。\k*s^w/x.s,w?.`c.o/m~
92.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一—三页。又《乐世》即《绿腰》,已见阴法鲁《敦煌曲子词集序》。《剑器词》当即《剑器子》。
93.各谱名见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六页。《水鼓子》,《教坊记》作《水沽子》。《长沙女引》,疑是《长命女》。《遐方远》,《教坊记》作《遐方怨》。
9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二九二页。
9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二九五页。
96.明王骥德《曲律杂论》云:“吾谓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近人情。夫诗之限于律与绝也,即不尽于意,欲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词之限于调也,即不尽于吻,欲为一语之益,不可得也。若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不可也,故吾谓快人情者要无过于曲也。”旧体之诗、词、曲固各有其妙境,然从一般言之,曲实最通俗化之体裁也。
97.后世多作“浪淘沙”;按刘词:“浪涛风簸自天涯”,“君看渡口涛沙处”,“春风吹浪正涛沙”,“流水涛沙不暂停”,均作“涛”,敦煌写本同。1\3·1?t`x~t?.^c+o!m¢唯今本崔令钦《教坊记》作“淘”。又《敦煌掇琐》一一《舜子至孝变文》有“舜子涛井得银钱”之句,知唐人用“涛”作“淘”。
98.杨启高《唐代诗学》二六七页。
99.同二二八页注①引《学衡》。
100.据《蒲寿庚考》七三页转引。桑原藏又据胡应麟《笔丛》,谓此曲殆以唐苏鹗《杜阳杂编》所记为最早,(同上引)金启综认为宣宗自制,《望江南》为大和中李德裕自创,(一九五四年《历史教学》二号三页)但王国维固称,《菩萨蛮》、《望江南》二调,开元教坊已有之,(《集林》二一)金氏之误,盖本自《乐府杂录》。
101.关于此曲之详细考证,见拙著《唐代戏乐之波斯语》。(《东方杂志》四〇卷一七号四六—五〇页)苏摩系一种有毒蔓草,梵文作Soma,“遮”本自Yat,此云曲,即波斯人供奉“苏摩”神之曲。《张说之集》一〇有《苏摩遮》五首,旧注云,“泼寒胡戏所歌”,其第一首云:“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碧眼紫髯须”(“碧”字系余所校正),按依《魏略》,“海西”应指欧洲,而张说明以指波斯,此与下节二一八页注①余谓李阳冰用“条支”字不过泛指西域,正可相证。-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宋史·高昌传》:“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或因歌唱时有此服饰而误会。辽希麟(统和五年丁亥)《续一切经音义》云:“案《苏莫遮》,胡语也,本云飒摩遮,此云戏也,出龟兹国。”林谦三评云,“此语不得为梵语”。(同前引书一四九页)
102.林谦三云,清乐《泛龙舟》,《会要》入《小食调》,龟兹乐工白明达所造。(同前引书一六〇—一六一页)
103.以下涉于诗之评品,除特著外,多取材于翁方纲之《石洲诗话》。
104.崔诗首句,《该闻录》及《渔隐》后一七皆引作“昔人已乘白云去”,但如此则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之“去”,上无所承矣,似以“已乘黄鹤去”为是。此诗之妙,即在首四句中三用“黄鹤”字。
105.李阳冰《太白集序》:“凉武昭王暠之后,谪居条支,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冯承钧谓“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