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92章完结
236.《新唐书》二〇三以此李观为李华之侄,大误;二人并不同宗,说见前引《唐集质疑》一六—六七页中唐四李观条。_h*o?n`g\t\e·x?s~..c~o~m/
237.余曾为此记作集释,(《史语所集刊》十九本)然未明者尚有数处。
238.撰有《樊涚墓志铭》,收入拙著《续贞石证史》。(同上十五本二五八—二五九页)
239.近年吴廷燮著《唐方镇年表》,张尔田著《玉溪生年谱》,取材于此类骈文者颇不少,则亦未可全束之高阁也。
240.同前引《辅仁学志》一七页。
1.同前引《续贞石证史》二三三—二三四页。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称:“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进士科)所攘夺替代。_E¨Z·暁-税*王\ ¨埂`欣~蕞!全_”(一八—一九页)
3.即郭待举、韦弘敏、王德真、李景谌、骞味道、沈君谅、崔詧、王本立、任知古、裴行本、袁智弘、王璿、韦什方(赐姓武,又称武什方)、孙元亨、李道广、房融等十六人。
4.即刘景先(又名齐贤)、岑长倩、刘袆之、武承嗣、韦方质、苏良嗣、韦代价、张光辅、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乐思晦、欧阳通、杨执柔、李游道、崔神基、崔元综、李元素、韦巨源、豆卢钦望、王孝杰、王方庆、王及善、武三思、姚元崇(字元之,后单名崇)、魏元忠、张锡、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等三十四人。
5.进士为魏玄同、韦思谦、娄师德、苏味道、周允元、宗楚客、李峤、吉顼、韦嗣立、张柬之、韦承庆等。明经为裴炎、格辅元、狄仁杰、李昭德、姚、陆元方、杨再思、杜景俭(或作景佺,参《通鉴考异》一一)、韦安石、唐休璟、崔玄暐等。
6.同前《述论稿》又称:“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萝+拉?晓~说¨ !庚·芯\醉¨快′”(一九页)按陈说已辨见本文,若《唐摭言》所云:“进士科……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出进士者终不为美”,亦不足据。
7.《旧唐书》三,贞观十一年四月,“诏河北、淮南举孝悌淳笃兼闲时务,儒术该通可为师范,文辞秀美材堪著述,明识政体可委字人,并志行修立为乡人所推者,给传诣洛阳宫。”十五年六月,“诏天下诸州举学综古今及孝悌淳笃、文章秀异者,并以来年二月总集泰山。”又十七年五月,“手诏举孝廉、茂才异能之士。”
8.《会要》七六,“显庆三年二月,志烈秋霜科韩思彦及第。”
9.例如张九龄,神龙二年举材堪经邦科,先天二年又举道侔伊吕科。
10.后来称进士曰“秀才”,与此之秀才科名同实异。韩国磐以马周疏请恢复秀才(?)为反对科举制度(一九五四年《厦大学报》文史版一期《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殊不知秀才即科举之一种,韩氏误。
11.韩国磐计房玄龄享年,疑进士科开皇中已出现。(《历史教学》一九五五年二号二三页注三四)按《旧书》六六《玄龄传》:“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羽骑尉是何等官,我在《隋书·百官志》还未检出,吾人须注意“本州举”三字,本州举而即可授官,与后来考试权在中央之进士科显有不同,大约进士科经过炀帝一回改制,名则同而实质不同也。
12.《述论稿》又称:“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究其所学之殊,实由门族之异。故观唐代自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