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隋唐史 > 第62章完结

第62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62章完结

稿既成,始知姚薇元有《唐蕃会盟碑跋》,其第三项《长庆唐蕃疆界考》研究已颇详尽。\如.雯¨枉_ -罪′辛·章\踕+庚-薪^快_(一九三四年六月《燕京学报》十五期九六—九九页)彼谓碑文“今但云谨守如故,各守见管,是必所守之界,仍遵建中清水之盟。”实是定论,吴氏盖未参及也。彼又引《甘肃新通志》一三:“清水故城在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十五里牛头山下,俗名西城。”更求出实址,不必但作推测。

前引碑文末四句,姚校为“其绥戎栅已东,大唐祇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与《八琼室金石补正》七一无甚出入(《补正》只“祇”字写法略误),吴书作“绥氏栅”者非是。姚氏引《旧书》八三《薛仁贵传》,推定绥戎栅必居大非岭即陇山之上;(九七页)按《仁贵传》云:“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大非岭无疑在大非川之旁,与乌海均是今青海地方(参本篇十二及六十两节),姚氏乃以之相当于甘肃之陇山,未免疏忽。~比?奇,中\雯?王. ′首?发.姚氏又谓陇州汧源西大中六年改名之安戎关,即栅之故址,(九七页)然据《新书》三七,此关本名大震关,与“绥戎”名称不近,故其说亦待证实。

姚氏又云:“是介于绥戎清水中间之地,必不属任何一方”,“建中之盟,在蕃盟于清水,是其证”,(九九页)此数语亦须略作修正。据《旧书·吐蕃传》,建中三年原约“以十月十五日会盟于境上”,清水的地点显未划入蕃界,换言之,此一通道上东自绥戎栅起,西至清水县止,均属于姚氏所谓“缓冲区域”,出了清水县的地点,才算蕃界。非谓到清水县城即入蕃界也。约文解释,分应慎重,故特拈出之。

姚文曾引《旧书》一一八《元载传》:

今国家西境,极于潘原(姚云,今平凉东四十里),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姚云,今固原西北),而原州界其间。

及《沈下贤文集》一〇《元和末对策》:

又尝与戎降人言,自瀚海已东,神乌(姚误“鸟”)、燉煌、张掖、酒泉,东至于金城、会宁,东南至于上邽、清水,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幻^想!姬\ .埂?芯·罪^全?……令邠宁、泾原军皆出平(姚误“乎”)凉,道弹筝;邠宁军北固崆峒,守萧关;泾原军西遮木硖关;凤翔军逾陇出上邽,因临洮取凤林南关;南梁军道凤逾黄花,因狄道会陇西。

皆可供研究天宝以后唐、蕃国界之参考,并附录于此。

图八 吐蕃侵占河陇及建中后之唐蕃边界

第三十一节 南诏之兴

天宝后吐蕃之横行,南诏实为之助,“诏”犹云“王”,本氐羌语,故苻坚称作苻诏,相当于西藏语之Rgyapo(按汉语古称“酋长”,“酋”“诏”只清浊之音转而已)。并吞各诏之蒙舍诏,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樊绰《蛮书》三)。

古代住落云南之民族,最为复杂,此属于专门研究,即就其堆层问题言之,已有四种不同之说法:

1.戴维斯(Davies)说 a.蒙吉蔑MonKhmer b.泰Tai,Thai c.藏缅TibetoBurman

2.给尔登(Geldern)说 a.蒙吉蔑 b.藏缅 c.泰

3.鲁易斯(Lowis)说 a.藏缅 b.蒙吉蔑 c.泰

4.李济说 a.藏缅 b.泰 c.蒙吉蔑

陶云逵主张1.说,其理由是自汉迄魏,史册中所记云南土族,多近于藏缅,惟哀牢夷当为泰之一支,其时已居于较西南之保山、蒙化一带,藏缅语族至晋初乃构成东、西爨族[157]。

我从历史观点推之,以为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