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30章完结
二十年(八〇四,延历廿三),日使兴能献于唐,僧空海留肄业《旧书》作贞元二十年。?g′o?u\g+o-u/k/s^./c′o-m/《新书》称建中元年,因之下文遂谓空海肄业。
永贞元年(八〇五,延历廿四),日僧最澄(号弘法)还国,先是在天台国清寺受天台教,又受灌顶密教于龙兴寺之顺晓。
元和元年(八〇六,平城、大同元),空海还国,得长安青龙寺慧果之密教衣钵,自是密教风行。
二年(八〇七,大同二),日令朝会之礼,常服之制,一准唐仪。
六年(八一一,大同六),日植唐茶。
大和三年(八二九,淳和、天长六),日仿唐造龙骨水车以灌溉。
开成三年(八三八,仁明、承和五),日僧圆仁(号慈觉)随其使常嗣入唐,驻维扬,节度使李德裕善遇之。
四年(八三九,承和六),常嗣借楚州新罗船八艘还国。
大中元年(八四七,承和十四),圆仁自唐还,初传悉昙字,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三年(八四九,嘉祥二),唐商舶始赴日,以后常东航。′w^a~n!g`l′i\s.o′n¢g\.+c·o^m·
七年(八五三,仁寿三),日僧圆珍(号智证)来唐,由闽历温、台入长安。
十二年(八五八,文德、天安二),圆珍归国。
咸通二年(八六一,清和、贞观三),日行《长庆宣明历》。
乾宁元年(八九四),日罢遣唐使。
由上表观之,日本浸润唐化垂二百六七十年,初根于兀傲自大之性,吸收甚缓,然如那须直韦提碑称“永昌元年(六八九)己丑四月”,对马岛八幡宫钟称“天宝四载”,又兴福寺灯台铭称“岁次景申”,(傅云龙《日本金右志》一)固已亦步亦趋。至九世纪初,植茶、造车,则生产方法亦奉扬唐风,华舶陆续东航,于是始踏上国际贸易之路。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汉旧仪》曰,营陵余地赐亲属功臣,(《后汉书》一六《礼仪志》刘昭注引)又将相陪陵,给东园秘器,故唐高祖献陵已有陪葬之举。~小^税′C·M/S′ ,勉·废!粤_毒\贞观十八年,太宗以醴泉县东卅里(在宋之醴泉县北五十里)九嵕山孤耸回绕,可置山陵,因于生前预营茔地,封内周围一百二十里,号为昭陵。诏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其制,父祖得陪陵者子孙亦可从葬。昭陵陪葬人数,则后世所记,互有出入:
其确知为蕃人者得十五人。若参差之故,疑从葬人数,《会要》所记,或比游师雄有缺略。
昔汉文帝时,有人盗高祖庙玉环,下廷尉张释之案治,释之奏当弃市,文帝欲族之。释之曰:“假令愚民取长陵,(高祖墓)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史记》一〇二《释之传》)可见君主时代之重视陵寝。推太宗之定制,则平民有时亦得与帝王同其葬地,君主之尊严与上下阶级之划分,远不如两汉及宋以后之甚,此乃唐代统治之较为开明者。
高宗为阐扬太宗徽烈,又命匠人琢石,象贞观时擒伏、归化诸蕃君长之形状,得十四人,刻其官名,列于陵北司马门内,人名如下:
突厥颉利可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咄苾
突厥突利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什钵苾
突厥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李思摩
突厥都布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
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夷男)
吐蕃赞普
新罗乐浪郡正金真德(女王)
吐谷浑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诺曷钵
龟兹王诃黎布失毕
于阗正伏阇信
焉耆王龙突骑支
高昌王左武卫将军麹智勇
林邑王范头黎
婆罗门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
清乾隆四年,杨应琚游昭陵时,石像十四尚存。(见所著《据鞍录》)人像之外,又于北阙下刻石为常所乘破敌马六匹:(参《金石萃编》一三九,元祐四年游师雄《题六骏碑》)
1.飒露紫(西第一,紫燕骝,前中一箭),平东都时乘。
2.特勤骠(东第一,黄白色,喙微黑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