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28章完结
此十六国之今地,就大体言之,吐火罗、嚈哒、诃达罗支、罽宾、失范延、石汗那、护时健、(?)多勒建(?)八国均在阿富汗,怛没、乌拉曷二国在乌兹别克共和国,解苏、骨咄施、俱密、久越得犍(亦作Kabudian)四国在塔吉克共和国,波斯即伊朗,护密多之一部应在我国境内。¢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在龙朔元(六六一)之前,西方各国先后来归,亦尝分设府州多处,并以次记之:
康国 康居都督府 永徽年(六五〇—六五五)设,今乌兹别克共和国。
何国(košanyah) 贵霜州 永徽后设,今地同上。
拔汗那(Ferghāna) 休循州 显庆初设,今地同上。
葛逻禄(Qarluq) 阴山、大漠、玄池三都督府 显庆二年(六五七)设,原居金山之西,北庭西北,今新疆北部至蒙古西部。
龟兹 龟兹都督府 显庆二年设。
石国(Taškand) 大宛都督府 显庆三年(六五八)设,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卡+卡¢暁-税¢蛧+ ^追/蕞~鑫_漳\踕/
米国(Maïmargh) 南谧州 显庆三年设,今地同上。
安国(Buxara) 安息州 显庆时设,今地同上。
东安国(Xarghan) 木鹿州 显庆时设,今地同上。
史国(Keš) 佉沙州 显庆时设,今地同上。
(二)东北
1.百济 本马韩故地(伯济),汉成帝鸿嘉三年,扶馀族人温祚率众南王其国,因以百济为号,当今朝鲜半岛之西南部,东至新罗,东南渡海至倭国,北至高丽。与新罗世仇,高祖、太宗屡遣使和解之,其王义慈不听。显庆五年,高宗命苏定方统兵伐之,虏义慈及其太子隆等。百济旧分五部,因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卅七州,二百五十县,立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及县令,设熊津都督镇之,得户廿四万,口六百廿万。同年八月十五日,定方立纪功碑,碑为五层花岗石塔,高三十五尺;文刻于塔之第一层,高四尺五寸,题《大唐平百济国碑铭》,字作正楷,径一寸五分,今存忠清南道扶馀县南二里,俗呼为平济塔。′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及大军西旋,余部复叛,围留守郎将刘仁愿于百济府城,并请援于倭,倭遣秦田来津帅师五千赴之。刘仁轨奉诏发新罗兵救仁愿,龙朔三年(六六三),孙仁师又领兵浮海至,各军既合,遇倭人于白江口(今东津江流入熊津江处),四战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秦田来津战死。(参《旧书》八四及蓝文徵《隋唐五代史》上编一二三—一二八页)今亦有刘仁愿纪功碑存扶馀县,惟末截已残缺。朝廷于是授扶馀隆熊津都督,遣还本国,隆惧新罗,寻归京师,自此益为新罗所兼并。
2.高丽 先是,贞观十六年,西部大人泉盖苏文(泉是姓,盖苏文为三字名)性凶暴,诸大臣与其王建武(彼国称为荣留王)谋密除之;事泄,盖苏文假校阅为名,邀请大臣参观,勒兵尽杀之,并弑王而立王弟藏为王(彼国称为宝藏王),自号莫离支,专国政。十七年,唐遣使谕令勿攻新罗,盖苏文执不从。太宗谓左右曰:莫离支贼弑其主,尽杀大臣,用刑有同坑穽,百姓转动辄死,怨痛在心,道路以目,因其弑君虐下,败之甚易也。十九年,命分水陆并进,御驾亲征,先后破盖牟(盖州,今辽阳、沈阳之间)、辽东(今辽阳)、白崖(或白岩,今辽阳东五十余里太子河北岸)诸城,进次安市(今海城南十五里之营城子),城坚弗能克。会仓储将竭,士卒寒冻,乃班师。此后廿一、廿二年及高宗永徽六、显庆三年(均程名振),虽有小接触,无大功。龙朔二年,统兵者任雅相卒于军,庞孝泰与战于蛇水,军败,孝泰及其子十三人皆没于阵。乾封元年,盖苏文死,子泉男生为两弟所逐,脱身来奔,因命李伐之;总章元年九月,拔平壤城,虏高藏,设安东都护府,统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仪凤二年,散徙其一部人于河南、陇右,自后新罗、渤海渐并其地。
唐得高丽而不能守,《述论稿》以为“实由吐蕃炽盛”(一三九页),余谓此非主要之原因也。其一,在“辽东道远,粮运艰阻”(郑元对太宗语),海航操纵,难得其人。其二,突厥脱离,北边屡警,环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