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隋唐史第25章完结
下平章事,中书令、侍中两官常阙而不设。就班列言,侍中居中书令之前,就权力言,侍中在中书令之下,《通鉴考异》一二谓“天后、中宗时侍中疑在中书令之上”,于唐代官制,尚欠深究,别于《通鉴正误》辨之。
两省及其首长、副贰之名称,又经过几次改变,今以下三表说明之:
当此各个时期,随曹名改变,充宰相者遂有“同东西台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之别称。
真宰相之数,通常止四、五员,景云元年六、七月间,乃多至十七人(李峤、韦安石、苏瓌、唐休璟、张仁亶,张锡、裴谈、刘幽求、李日知、薛稷、姚元之、韦嗣立、萧至忠、赵彦昭、崔湜、崔日用、岑羲或宋璟),是为例外。若左右仆射当光宅元至神龙元间,曾易名文昌左右相,又开元元至天宝元间,曾易名左右丞相,均有相之名而无相之实。
三省职掌之大别,计中书草拟诏敕、批答,经门下省审查无误,下于尚书省行之,署名先后,可举建中元年及三年朱巨川告身为示例。(见《金石萃编》一〇二)凡国家重事,宰相亦常自起草,(参《曲江集》、《宣公集》及《会昌一品集》便见)而大部分则责诸中书舍人,舍人凡六员,正五品上。开元之末,中书务剧,文告多壅滞,始置翰林学士,选文学者充任,专掌内命,如拜免将相、号令征伐之类。然只是差遣,与舍人之为职官者迥异。自是讫大历,任员无多,德宗以后,厥任始重,礼遇益隆,时人至号为内相。宪宗即位,始选学士中一人为承旨,宰相之任用,多出于其间。又拣宦官二人传达口命,谓之枢密使(即宋代枢密使所本)。学士不拘资历,上自诸曹尚书,下迄校书郎,皆得充,其阶未至或高于中书舍人者,往往加“知制诰”之衔(《新·志》四〇言:“未知制诰者不作文书”,大误)。兹列德宗至懿宗朝翰学与宰相统计比较表如次(其详可参拙著《翰林学士壁记注补》及《补唐代翰林两记》):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