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70章完结
[52] P. 3128《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见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k?a¢n?s!h.u·h?o^u-.~c`o,m′
[53] P. 3633《龙泉神剑歌》,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08页。
[54] 《资治通鉴》卷二六四天祐元年正月条。
[55] 同上。
[56] 关于金山国建立的时间,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有905年、906年、908年、910年等多种说法,兹取907年说,见李正宇《关于金山国和敦煌国建国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第66页。
[57] 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08页。
[58] 王重民:《金山国坠事零拾》,《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6号,1935年,第14页。
[59] 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5页。·天¨禧_暁\税`网¢ ¨勉·肺`跃?犊-
[60] 李正宇:《敦煌文学杂考二题》,《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61] 杨秀清:《敦煌西汉金山国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62]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56页。
[63] 李正宇:《敦煌文学杂考二题》,《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参见颜廷亮:《敦煌西汉金山国文学考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184页。
[64]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377~3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158页。
[65] 李正宇:《敦煌文学杂考二题》,《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s·h`u*w-u-k+a*n¢.`c?o?m!
第七章 甘州回鹘与曹氏归义军政权的关系
第一节 曹议金与甘州回鹘的和亲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张承奉薨亡。因其无后,曹议金遂以长史身份代掌归义军政权,从此,瓜、沙二州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曹氏归义军时期。
曹议金(?~935年),名仁贵,以字行。唐末沙州五代人,归义军节度使索勋婿,张议潮外孙婿。曹议金继位之初,汲取张承奉因称王建制而致失败的惨痛教训,恢复归义军节度使的旧称,奉中原王朝正朔,积极向中原王朝靠拢,以期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长兴二年(931年),曹议金号称“令公”、“拓西大王”,归义军成为独立王国。
敦煌,本为“四面六蕃围”之地,[1]长期处于回鹘、吐蕃、吐谷浑、羌、龙家等民族的包围之中,民族关系极为复杂,特别是金山国败于甘州回鹘之后,归义军政权的生存危机更是迫在眉睫。为了自存,接替张承奉而执归义军牛耳的曹议金积极与中原王朝靠拢,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与周边民族缓和矛盾、发展友好关系的措施。在西边,积极发展与于阗国的关系。934年,曹议金嫁女给于阗国王李圣天(Visa Sambhava)。此后,两地保持着姻亲关系,双方的使者往来不断。莫高窟第98窟内列于阗国王李圣天与曹氏女的供养画像,题名为“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天皇后曹氏一心供养”。[2]曹氏家族通过这种联姻的方式,与于阗王国保持极为友好的政治关系与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以致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于阗使人,往来无滞”的局面。[3]这种友好关系一直存在到1006年于阗国被喀喇汗王朝所灭。
图7-1 榆林窟第16窟曹议金供养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