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甘州回鹘史 > 第54章完结

第5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54章完结

图5-3 甘州印回鹘文佛经题记

这一文献表明,及至元朝时期,甘州仍有回鹘文佛经印制,体现了回鹘文字在这一地区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甘州地区回鹘文化的发达。′e/z`k.s\w′.+o′r_g\

二 汉文的普遍使用

在甘州回鹘境内,统治者虽为回鹘人,但主要居民仍然是汉人,汉文化如同回鹘文化一样,应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汉文在甘州回鹘境内通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回鹘对汉文的使用由来已久,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回鹘诸部请求唐太宗给他们派遣“能属文人,使为表疏”。[9]此后,回鹘人逐步掌握了汉文。回鹘人对汉文的使用是一以贯之的。前述著名的《九姓回鹘可汗碑》就使用了突厥卢尼文、粟特文和汉文三种文字。如所周知,墓碑是供人瞻仰的,用汉文撰写,自然很能反映回鹘人对汉文字的接受程度。这里不妨再举几例。唐人娄师德曾为回鹘契苾部首领契苾明(650~695年)撰写碑文,今可见者仅有汉文而无他种文字。[10]1973年于西安西郊发现的唐代回鹘王族成员回纥琼(706~760年)的墓志。此人曾任瀚海都督、右将军卫大将军、经略军使等职,也是仅有汉文而无其他。[11]2009年7月,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北280公里处土拉河东岸又发现了《仆固氏墓志铭》,记述了仆固部金微州第三任都督乙突(635~678年)的生平事迹。?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12]这一传统长期得到延续,即使在回鹘文流行的蒙元时代,回鹘人立碑时仍继续使用汉文,如著名的《重修文殊寺碑》(1326年立)和《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1334年立)都是用回鹘文、汉文合璧镌刻的。

敦煌发现的属于甘州回鹘的官方文件甚多,皆用汉文书写,如敦煌P. 3931即为其典型代表。P. 3931号汉文写卷存有40余件文献,所含内容大致可分为4类:

(1)印度高僧东行之牒文与游记三篇,是五代时期中印文化交往的重要佐证。

(2)十二个月“贺官”书。

(3)各种往来状、启、书札。

(4)甘州回鹘上后唐朝廷之表本。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的两件《表本》(即39、40件)。兹录其第一件全文如下:

表本

臣闻,开元 圣帝,统有万邦,蓟门贼臣安禄山叛逆,倾陷中国,歼灭贤良,社稷烟灰,銮舆西幸。′墈^书^屋-晓′税-徃/ ¨追_嶵`歆\蟑`截′厶曾祖 圣明,厶官点率部下,铁骑万人,亲往征讨;未及旬月,尽底铲除,上皇及肃宗皇帝却复宫阙。朝廷念以粗有巨功,特降 公主。其于盟好,具载史书。

自后回鹘与 唐朝代为亲眷,贡输不绝,恩命交驰。一从多事以来,道途榛梗,去光化年初(898~899年前后), 先帝(唐昭宗)远颁册礼,及恩赐无限信币,兼许续降 公主,不替懿亲。初闻銮驾东迁,后知已无宗派。瞻 天望 日,空切愤怀。今者 陛下统御寰瀛,恩沾远迩。去冬剖陈志恳,亦已闻 天。依赖陛下,便同 唐朝 天子。用结千秋之愿,将连万代之荣。重重血诫,辄具披写。污渎天听,伏切惭惶。

这是甘州回鹘上给中原王朝的上表,收表人为后唐庄宗,其时据考当在同光三年底或四月初(925~926年),或者稍晚一点。[13]该表本用汉文撰写,文笔优美,书写体例一同中原地区。其撰写者当为甘州回鹘境内精通汉文官员,而抄本则是由沙州出使甘州的使头或属员所写。[14]沙州呈给甘州回鹘的文件也多用汉文书写,如P. 3633《辛未年(911年)七月沙州耆寿百姓一万人上回鹘天可汗状》、P. 2992(3)《长兴二年(931年)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致甘州顺化可汗书》等,说明汉文在甘州回鹘中是很常用的,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官府,乃至皇室均是如此。

《宋史》卷四九○《回鹘传》载,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上表言宝物公主疾死,以西凉人苏守信劫乱,不时奏闻;又谢恩赐宝钿、银匣、历日及安抚诏书”。这一记载说明,北宋皇帝曾将“历日”赏赐给甘州回鹘。在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向藩属及地方政权颁赐历日,是常用的羁縻手法之一。这些历日无疑都是用汉文编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