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甘州回鹘史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36章完结

[47]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1册,第30页。′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48] 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相关问题》(一),《敦煌研究》总第1期,1982年,第68页。又见P. 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录文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49] 陆庆夫:《甘州回鹘可汗世次辨析》,《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第33页。

[50]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第222页。

[51] 赵和平:《后唐时代甘州回鹘表本及相关汉文文献的初步研究——以P. 3931号写本为中心》,《九州学刊》第6卷第4期(敦煌学专辑),1995年,第90页。

第三章 甘州回鹘国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政治制度

一 政治体制

甘州回鹘的政治体制,明显具有漠北回鹘的历史痕迹,与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一样,实行的都是军事联合体制。·狐?恋\雯/穴, .埂^辛.醉¨全′就甘州回鹘言,具有如下明显特征。

(一)君弱臣强,缺乏集中统一

唐末以来,饱经离乱的回鹘已四分五裂,自中亚、新疆至河西走廊等地均有散布,除葱岭西回鹘与高昌回鹘外,河西及周边地区尚有甘州回鹘、沙州回鹘、肃州回鹘、贺兰山回鹘、合罗川回鹘乃至秦州回鹘等,均自立酋长,不相统属。在河西回鹘诸部中,以甘州回鹘势力最为强盛。

晚唐五代直至宋初,各地回鹘均呈现出君弱臣强的局面,其中尤以甘州回鹘为最甚。《旧唐书》载:

其后裔居甘州,君微臣强,无复昔日之盛。[1]

至宋代,回鹘君弱臣强的问题更加突出,诸如可汗嗣立等大事,九宰相都拥有很大的权力。如夜落纥死后,由其子夜落隔归化嗣位,在封建社会中,这是皇家内部之事,顺理成章。然而,从史书的记载看,九宰相在他的继立问题上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其年(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回鹘]使来朝贡,言夜落隔卒,九宰相诸部落奉夜落隔归化为可汗王,领国事。~纨`夲?鉮¢占` .唔+错*内′容?[2]

夜落隔归化云:“父夜落纥今年三月沦谢,九宰相诸部落首领奉臣为回鹘王子。勾当昨临事务,惟望朝廷昭烛。”[3]

从中隐约可以看出,九宰相对可汗的继立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予夺之权。

(二)各部首领拥兵自重

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要因之一即归于各部首领的拥兵自重。西迁甘州后,这种状况依然未见大的改观。史载:

凡差东西四姓部落头首,领兵于西凉府相杀,践其帐舍百余,杀贼二百余人,夺到鞍马牛羊不少。[4]

四姓部落头领都手握兵权,甘州回鹘对西夏的战争,即有赖于这些部落首领的支持与出兵相助。

(三)封建领主各自为政

漠北回鹘汗国时代,“有十一都督。九姓部落,一部落置一都督,于本族中选有人望者为之。”[5]都督即部落长,亦即《松漠纪闻》所说的“君长”,各部落相对独立,都督拥有很大的权力。这些氏族社会的残余在其西迁后还继续得以保留,因而出现甘州回鹘国使、可汗使、公主使甚至宰相使同行入贡中原的稀见事例,如:

其年(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夜落纥、宝物公主及没孤公主、娑温宰相各遣使来贡。[6]

[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归化及宝物公主、宰相索温守贵等,遣使都督翟福等来贡马及玉、香药,赐衣冠、器币、缗钱有差。[7]

这种松散的各自为政的封建领主军事联合体制,面对的是复杂的政治斗争局面,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故而在对外战争中,经常处于兵力不足、设防空虚的状态。[8]元昊之所以能够以一场偷袭而彻底颠覆甘州回鹘王国,原因就在于诸部兵未能对汗庭起到屏障作用,致使西夏并兵可以长驱直入,直捣汗庭。

二 职官制度

回鹘在西迁以前,因受到唐朝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官制已有宰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