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29章完结
由是以观,思结最初居住于独洛河(土拉河)以南及鄂尔浑河上游地区。,6*妖*看¨书`罔- ¨首*发′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回纥率众内附”,[10]揭开了九姓铁勒十三部纷纷降唐的序幕。当时,唐朝择其部落,因其土地,置为州府,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多滥葛部为燕然都督府,仆固部为金微都督府,拔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同罗部为龟林都督府,思结部为卢山都督府,浑部为皋兰州,斛萨部为高阙州,奚结部为鸡鹿州,阿跌部为鸡田州,契苾部为榆溪州,思结别部为林州,白霫部为寘颜州,即六府七州。“各以其酋帅为都督、刺史,给玄金鱼,黄金为字,以为符信”。另设燕然都护府以统领这些羁縻州府。[11]龙朔三年(663年)二月,唐朝对大漠南北的统治机构进行调整,“徙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更名瀚海都护,徙故瀚海都护于云中古城,更名云中都护。以碛为境,碛北州府隶瀚海,碛南隶云中”。[12]总章二年(669年)八月二十八日,“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w.a!n-b?e¨n..,i,n!f¢o^[13]武则天时期,后突厥汗国勃兴,默啜可汗攻取铁勒诸部之地,思结舍漠北卢山都督府旧地而随回纥、契苾、浑部远涉戈壁,投奔河西。
浑部,原为铁勒诸部之一,居住于土拉河以北地区。后入于回鹘,成为“外九姓”之一。贞观二十一年,铁勒、回鹘十三部内附后,唐于浑部居地设皋兰州。由于受到后突厥汗国的侵扰,才于武则天时期随同回鹘、契苾、思结等部同迁入河西走廊地区。《旧唐书·地理志》凉州中都督府条略云:
吐浑部落、兴昔部落、阁门府、皋兰府、卢山府、金水州、林州、贺兰州,已上八州府,并无县,皆吐浑、契苾、思结等部,寄在凉州界内。共有户五千四十八,口一万七千二百一十。
其中,除兴昔部落不知其来历外,其他州府都是从安北都护府辖下的漠北地区迁徙而来的。由于后突厥汗国的崛起及其对漠北铁勒诸部的蚕食,唐在漠北的羁縻统治土崩瓦解,安北都护府遂迁至漠南,先侨置于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据考,其时约在垂拱三年(687年)五月。·看*书¨屋+小?说,王′ \首.发-[14]此后,安北都护府在完成了招降、安抚漠北诸部因战乱和旱灾而南迁的饥民后,不久就移治于删丹(甘肃山丹县)南99里的西安城,名存实亡。移居安北都护府的漠北部落主要有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都督府中的亲唐派,[15]他们应是随着安北都护府的逐步南移而由额济纳河南下甘、凉二州的。
凉州中都督府辖下的皋兰府即由原漠北浑部所在皋兰州演变而来,随着浑部的南迁而寄治凉州,无属县,所领为浑部南迁到河西的部众,并非整个铁勒浑部,常被称作“河西浑部”。
在迁入河西的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中,契苾部早在贞观年间即已活动于沙州、甘州与凉州间,其余三部都是随伏帝匐自漠北南徙而来的,皆配隶赤水军,故又谓赤水军四部。俱隶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治下,为其劲旅。
三 王君事件
河西沙、甘、凉诸州自古以来即为汉蕃杂居地区。作为农业族群的汉人同以游牧为业的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之间,为了农田和牧地而相互侵扰,加上四部以多建军功而颇多跋扈,故而汉蕃之间存在着不少矛盾,历任凉州都督皆以优遇四部、裁抑汉民之法遏制矛盾的爆发。及至河西土著王君出任凉州都督和河西节度使后,其人“微时往来四部,为其所轻,及为河西节度使,以法绳之”。[16]王君力图裁抑其势,进而引发双方矛盾表面化。
本来,王君就任之初,曾取得重创吐蕃的巨大胜利,赤水军四部也都投入战斗,立有战功,但随着矛盾的激化,四部不再为王君用命。当开元十七年(729年)蕃将悉诺罗恭禄、独龙莽布支等统兵大举报复王君时,赤水军四部皆不奉命迎战,瓜州由之失陷,刺史田仁献及王君父亲均被掳掠。吐蕃又进攻玉门军及常乐县,并使人谓君曰:“将军常欲以忠勇报国,今日何不一战?”君闻父被执,登陴西向而哭,竟不敢出兵。[17]吐蕃以激将法之计引诱君出兵,但未能奏效。王君不为吐蕃所诱,审时度势,坚守而不出兵,绝非怯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