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22章完结
由嗢没斯所率领的一支中有不少王公贵族,在进入漠南后就归附了唐朝。·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记载:“会昌二年(842年)四月甲申,回鹘大特勤嗢没斯所率其国特勤、宰相、尚书、将军凡十二人,大首领三十七人,骑士二千六百一十八人内附。”[144]唐朝封嗢没斯为怀化郡公王,授右吾卫大将军,任归义军使。阿历支等四人封郡公,其他降唐诸将则被唐朝分封后安置在中原各地。余者势单力孤,有的归附唐朝,有的被地方势力所统属,不知所终。[145]
乌希特勒所率的一支,集中了原汗国统治阶层的众多名王贵臣,其中有宰相5人,特勤11人,将军8人,另外还有可汗姐、大都督、啜、尚书等多人。他们有恢复故国的意向,故而在南下途中即拥立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回鹘亡国后,乌介可汗至少在名义上被认为是各支回鹘,包括西迁回鹘诸部的可汗。故而在南迁回鹘覆亡和乌介被杀之前,西迁回鹘的首领庞特勤一直自称叶护。在会昌元年(841年)春二月,乌介可汗南下错子山。唐武宗派专人前去慰问并提供了2万斛粮食,次年乌介可汗拥兵10万驻扎在大同北闾门山。^天`禧′暁^税¨罔` /最~薪^漳/截-庚¨新?筷?乌介可汗意欲借唐兵复国,并借天德城(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东北)居住。会昌三年(843年),乌介可汗又率兵进逼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引起唐朝不悦,唐麟州刺史夜袭乌介可汗的牙帐,乌介败走,在胡山被唐军追兵所伤,无奈投奔了黑车子族。到会昌六年(846年)时,回鹘乌介可汗余众不足3000人,乌介被其宰相逸隐啜杀死在金山,其弟遏捻特勤继立为可汗,以后又附于室韦。大中二年(848年),南迁回鹘覆亡。
南迁回鹘破亡后,部众大多进入中原,融合进了汉族之中。会昌三年二月,“诏停归义军,以其士卒分隶诸道为骑兵,优给粮赐”,[146]结束了嗢没斯“归义军使”的使命。嗢没斯部的上层人物后来都携家带口迁入长安,并“赐甲第于永乐坊”。另外,原那颉啜所统领的7000帐以及乌介可汗部被唐俘虏或自动归降的回鹘三四万人,也被唐朝“分隶诸道”。其中很多骑兵被唐朝边将收为部下,幽州节度使张仲武的部下李贸勋、李可举父子就是回鹘旧将。这些南迁内附的回鹘军士,多剽悍善战,屡立战功,为唐朝所倚重,有不少回鹘贵族因功而被唐封官晋爵,日后成为中原王朝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特别是在唐末的藩镇割据和五代的纷争中,很多回鹘旧将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中“投吐蕃”的一支,到达了当时被吐蕃占据的今甘肃河西走廊,成为吐蕃的属民。848年张议潮(又作张义潮)于沙州发动起义,赶走吐蕃守将,占领了沙州、瓜州等地。大中元年(851年),唐于沙州设归义军政权,张议潮被任命为节度使。河西回鹘人又附属于张议潮,这部分回鹘人到五代时强大起来,牙帐设在甘州,以后还一度控制了兰州、河州。
“投安西”的一支回鹘人,是西迁的主要部分。会昌二年(842年),黠戛斯占据北庭,庞特勤退至焉耆,再自称叶护。“安西”指原安西都督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县境内,大中十一年(857年),唐朝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咸通七年(866年),这支回鹘人在其首领仆固俊率领下打败吐蕃,占领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和北庭。此后,西迁回鹘逐渐分裂为高昌回鹘和喀喇汗朝两部分。仆固俊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其疆域大致东接酒泉,西抵库车,南临大漠,北越天山,在广袤的盆地、戈壁上,分布着很多小城镇。高昌王自称阿斯兰汗,最高统治者又叫亦都护(意为幸福之王),权力世袭,国王权力很大,是立法者也是执法者。宋嘉定二年(1209年),高昌回鹘归附成吉思汗。元朝建立后,它成为新王朝的一部分。元朝后期,蒙古察合台汗的子孙们在塔里木盆地各绿洲上拥兵自重,混战之中,伊斯兰教趁机向东发展。到15世纪末,佛教被排挤出吐鲁番,1514年,察合台的后裔赛义德汗统一了塔里木盆地,建立叶尔羌汗国。统一的政权和宗教加强了盆地居民的民族意识。回鹘人与土著居民在文化、风俗和血缘上的融合完成,形成今天的维吾尔族。高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