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甘州回鹘史 > 第14章完结

第1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14章完结

回鹘三次(而非学界常说的两次)参加平叛,为扭转唐朝危局立有大功,唐朝为酬谢回鹘,册封牟羽可汗为“登里颉咄登密施舍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0?0\小·说+蛧? ′无·错?内¢容_回鹘与突厥一样,素有敬天尚东之习俗,《周书·突厥传》载其可汗“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职是之故,回鹘可汗名称前一般都有“登里”(Tängri)、“爱腾里逻”(Ai Tängridä)等修饰语,意思是“天”、“天神”或“自天所立”之意。此外,唐朝还从经济上给回鹘以厚遇,规定每年购买回鹘马10万匹,易绢40万匹。这些资助无疑会对回鹘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回鹘助唐平叛,一方面维护了中原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另一方面,安史之乱之后回鹘自身的势力更加强大,回鹘贵族在此之后对唐朝居功自傲,胡作非为,以致回鹘和唐朝双方间有摩擦。在后来唐将仆固怀恩的反叛中,回鹘和吐蕃还参与了叛乱,但为郭子仪所败。¢咸-鱼,看^书`罔? +已.发,布¢嶵\鑫/蟑¢洁,仆固怀恩死后,郭子仪又亲往回鹘营帐与之结盟和好,史称“泾洛之盟”。之后,唐朝与回鹘联合迫击吐蕃。唐朝大理卿刘元鼎曾对吐蕃元帅尚绮心儿说:“回纥于国家有救难之勋,而又不曾侵夺分寸土地,岂得不厚乎!”[55]

三 顿莫贺之变

安史之乱后,唐军内撤,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占领了河西、陇右。吐蕃占据这些地区后,对回鹘本部形成了直接威胁。形势的发展要求回鹘加强与唐军的合作以共同对抗吐蕃势力。但是,牟羽可汗看不到其中的利害,只是一味地向唐朝勒索财帛,同时,驻于长安的回鹘使节也仗势横行不法,以致发展到“擅出鸿胪寺,掠人子女;所司禁之,殴击所司”的地步。[56]代宗迫于吐蕃大军压境之困,尽量维持与回鹘的和好,在绢马交易中竭力满足回鹘的要求,对回鹘使节的行为也予以容忍。代宗一味忍让的态度却使牟羽可汗更加肆无忌惮。大历十年(775年)十二月,回鹘以“千骑寇夏州”。[57]大历十三年(778年)正月回鹘再寇太原,唐军击退回鹘后,“上亦不问回纥入寇之故,待之如初”。_狐/恋,闻_血? ,无?错*内!容/[58]久而久之,回鹘的贪求无度与倒行逆施开始引起了唐朝朝野的愤怒,反击回鹘的呼声逐步高涨起来。

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驾崩,“素恨回纥”的德宗继立。他继位后马上开始推行“德怀吐蕃”政策以对抗回鹘。继位当年就与吐蕃互相释放俘虏,遣使通好。九姓胡遂煽动牟羽可汗乘机举国南下攻唐。《新唐书·回鹘传》记载:

德宗立,使中人告丧,且修旧好。时九姓胡劝可汗入寇,可汗欲悉师向塞,见使者不为礼。宰相顿莫贺达干曰:“唐,大国,无负于我。前日入太原,取羊马数万,比及国,亡耗略尽。今举国远斗,有如不捷,将安归?”可汗不听。顿莫贺怒,因击杀之,并屠其支党及九姓胡几二千人[59],即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使(酋)长建(聿?)达干从使者入朝。

牟羽可汗攻唐之举,受到亲唐的回鹘宰相顿莫贺达干的反对,力阻之,但可汗不听,一意孤行,而一般士兵却不愿南下征战。于是,顿莫贺“乘人心之不欲南寇也”,[60]于建中元年(780年)六月发动政变,捕杀了牟羽可汗及其亲信2000余人,九姓胡人的政治地位自此一落千丈。顿莫贺以武力夺取了政权,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立即遣使入唐,表示:“愿为藩臣,垂发不剪,以待诏命。”[61]唐朝派京兆尹源休持节册封顿莫贺为武义成功可汗,顿莫贺遣使进贡方物,以示谢恩。就在此时,唐朝振武军留后张光晟杀死了回鹘汗国的突董等九百余人,其中也包括回鹘可汗倚重的粟特人。此事关涉回鹘与唐朝之关系,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对顿莫贺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他既要维护回鹘之民族尊严与实际利益,同时又不能以破坏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