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甘州回鹘史第10章完结
回鹘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庭。~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由若干家庭组成氏族,由9个氏族组成“九姓回纥”部落。这9个氏族为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史称“内九部”(内九姓)。这一氏族集团在汗国时代是最高的贵族阶级,可汗常是从药罗葛氏族中产生,只是在795年以后,由于药罗葛氏可汗无子,汗位才传给跌氏骨咄禄。骨咄禄虽出跌氏,但他因为有药罗葛氏养子身份而一直冒姓药罗葛氏,从而获取支持。内九姓又与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拔悉密、葛逻禄八个部落联合,构成部落联盟,史称“外九部”(外九姓)。
由氏族而部落,再到联盟,体现了原始社会时期“胞族”组织形式在回鹘社会中的存在与遗留。《旧唐书·回纥传》载:回纥“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无君长”。《新唐书·回鹘传》说:回鹘原为高车的一个部落,“初无酋长”,后来臣属于突厥。`p-i?n?g′f/a`n+w`x`w_.!c+o`m*而流传于回鹘后裔中的传说表明,当时“这些畏兀儿(回鹘)部落还没有指定的君长”,后来才“从诸部中最聪明的额必失里克部落选出一个名为忙古台的人,授以亦勒—亦勒迪必儿之号。他们还从兀思浑都儿(嗢昆)部落选出另一个具有良好品性的人,把他称作古勒—亦儿勒”。[14]于是回鹘部落有了两个并列的首领。估计他们和其他古代部落一样,一人管民政,一人管军事。
及至隋代,大业元年(605年)突厥处罗可汗攻击铁勒诸部,铁勒叛离突厥以后,回鹘与仆固、同罗、拔野古、覆罗五部首领始自称“俟斤”。据《新唐书·回鹘传》记载:“有时健俟斤者,众始推为君长。”这是回鹘的第一位君长。至吐迷度统治时期,回鹘对土地的掠夺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贞观初,吐迷度“大破薛延陀多弥可汗,遂并其部族,奄有其地”。¢餿?飕¨暁`说·蛧- -首′发?到646年,回鹘势力“南过贺兰山,临黄河”,俨然已发展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政权。这一时期,回鹘传统的部落首领选举制也被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所代替。君长的出现,世袭制度的形成,标志着回鹘社会由原始公社制正在向阶级社会迈进。
至于漠北回鹘汗国时期的社会性质,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奴隶制,[15]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封建制。[16]这里采纳后一种说法。
早在北魏时期,回鹘氏族部落内部已产生了贫富分化现象,富有的游牧民“其畜产自有记识,虽阑纵在野,终无妄取”。[17]这是回鹘生产发展和作为生产资料的牲畜变为私有财产的必然发展结果。至突厥统治时期,回鹘社会开始出现蓄奴之风。勒立于732年的突厥卢尼文《阙特勤碑》在追述突厥汗国王子阙特勤(686~731年)的事迹时写道:
一年春天,我们出兵征伐乌古斯(回鹘),阙特勤受命留守。敌人乌古斯偷袭汗庭,阙特勤身骑白马,毙敌九人,并守住了汗庭。使吾母可敦及诸母、诸姊、诸媳等活者免于沦为奴婢,使亡故者不致暴尸于野。[18]
突厥的这次征伐发生在7世纪末8世纪初,说明那时回鹘人中已存在蓄奴之风。759年勒立的突厥文回鹘碑《磨延啜碑》更是两次提到回鹘汗之奴,一见于东面第1行,作qulum küngüm,一见于南面第9行,作küngüm qulum,其义均为“我的奴隶”,即可汗的奴隶。[19]此载可与《阙特勤碑》相印证,说明在漠北回鹘汗国时期蓄奴之制是存在的。但是,这些记载尚不足以表明那个时代回鹘已迈入了奴隶制社会。
回鹘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般而言,牧业经济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奴隶制度下,奴隶无任何财产,更无身份地位,甚至连基本的生命保障都难以得到,故缺乏劳动积极性,通常需在强制下从事劳动。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