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第27章完结

火山把二氧化碳喷到空气中,就会使碳原子进入大气层。*E¨Z/晓′税¨罔′ ?已_发/布~嶵+歆_蟑¨洁¢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形成酸雨。酸雨落在裸露的岩石上,会将其分解,雨水携带着岩石中更多的碳,流入溪流和江河,汇入海洋。在海洋中,碳组成了鱼类、浮游生物和贝类的身体和外壳。而这些生物死后,残骸沉入海底,形成岩石。板块构造活动最终又让海底岩石返回地幔,进入高温的内部地幔进行循环。火山喷发再次把碳原子从那里带出来,释放到大气中。据估计,完成这样的一个循环平均需要1.5亿年左右。

碳循环

数百万年之后,通过火山喷发,碳再次进入大气层。酸雨将碳带回地表,流入海洋,成为岩石的一部分,之后再次循环进入上地幔,然后再一次通过火山喷发回到大气中。

今天的月球地质学家是如何做研究的?

天文学家已经详细了解了遥远恒星的构成,但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没有人知道月球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个反差似乎很奇怪,毕竟,月球比恒星离地球近得多。

但要考虑一点:月球本身不发光,它所有的光都是反射太阳的光。~8*6-z^w^w^.`c*o`m*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天文学家就无法绘制月光的光谱。没有光谱,就无法知道构成月球的元素。

1967年4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月球发送的带有土壤挖掘装置的设备成功登陆月球。按照计划,它有14天的日照时间,之后月球进入14天的夜晚,它会用尽太阳能板储存的电。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的宇航员带回了这个设备的一些部件。

1969年7月29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接下来的3年里,执行阿波罗任务的宇航员,从6处不同的探索基地,收集并带回了重达382千克(842磅)的月球岩石、岩芯、沙砾、沙和尘土。苏联的自动化航天器也从其他登陆点带回了300克(0.66磅)的采样。

美国收集的月球岩石主要存放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林顿·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太空中心。一些样品分配给了一些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大家可以来此虚拟旅游,了解存放月球样品的大楼的情况。*齐\盛,暁/税·罔- ?追·罪`鑫,漳?节*请登录:http://curator.jsc.nasa.gov/Lunar/laboratory_tour.cfm。)

月球地质学家已经对这些月球岩石做了分析,确定月球的年龄约为44.5亿年。经研究发现,月球的构成元素与地球相同,只是比例不同。月球地质学家总结了关于月球起源的现有理论,这些理论得到了月球岩石的化学构成的证实——其构成与地球地幔岩石的构成非常类似。月壳大约形成于44亿年前,之后经历了密集的小行星撞击。由于板块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腐蚀和陆地循环,地球上没有留下小行星撞击的痕迹。但月球没有板块构造运动,地质学家根据月球上的证据推断,地球在那段时期也一定遭受了小行星的密集撞击。

2014年11月19日,体积相当于洗衣机大小的“菲莱号”航天器登陆一颗彗星,这颗彗星距地球约5亿千米(3.11亿英里),运行速度达每小时6.6万千米(4.1万英里)。这台小型的航天器弹回了好几次之后,才成功抛锚,让德国达姆施塔特任务指挥中心的人员好一顿紧张。这个航天器是罗塞塔号释放的。罗塞塔探测器是10年前发射进入太空的,是欧洲航天局的一个航天项目。该探测器绕地球进行了3次“引力助推”(或称“引力弹弓效应”),又绕火星进行一次引力助推,使其充分加速才得以抵达该彗星。分析这台航天器收集到的数据尚需时日。

知识前沿的疑问

·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多少呢?

小行星是绕太阳运行的岩态物体,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冰。流星是小块石头在地球大气层燃烧形成的一道光线。陨石就是撞到地球表面的来自太空的石头。彗星大部分都是冰构成的。其实,科学家使用这套术语的时候并不那么一致。

现在,每年依然有约4万吨太空物质——多为岩石、灰尘和水撞击地球。但由于多数太小,人们看不到。

通常,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