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 > 第19章完结

第1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第19章完结

氢(原子序数是1)和氦(原子序数是2)为基本元素。*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更为复杂的元素有碳(原子序数是6)、氧(原子序数是8)、钠(原子序数11)和氯(原子序数17)等。

元素周期表

每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序数越来越大。表格中,具有相似化学行为的元素,置于同一竖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壳层容纳电子的方式造成的。

了解完整的元素列表,请查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yev,1834—1907)于1869年首创的。门捷列夫发现,随着质子的增多,相似的元素特性有规律地重复出现。铀(原子序数92)以下的原子,都是天然生成的。物理学家借助粒子加速器,可以产生原子量超过92的原子,但是由于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太大,质子无法长时间聚集在一起,因此这样的原子很快就会分裂。

有时一个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同。但有时,中子数与质子数不同,这类原子叫作同位素。¨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我们周围看到的大部分物质都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2个元素以上的原子结合,化合物就产生了。举个简单例子,水就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是2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甚至是相同元素的原子。有些分子由几百个原子构成,以特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我们呼吸的氧气就是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叫作臭氧。虽然臭氧对人体有害,但是它在地球大气层上形成了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几乎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

某种元素的每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是特定的。而核内质子数也决定了其为何种元素。中子数与质子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一般说来,原子序数越高,中子数越多。如,铀有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由于强力因距离增加衰减的速度要比电磁力衰减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原子核越大,就需要越多的中子来做“黏合剂”。

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被称为某种元素的同位素。同位素是具有不同中子数的、相同元素的原子。,艘+飕?暁~税~徃′ `耕*辛\蕞.哙+质子数加中子数,叫作元素的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标注在化学符号左上方,但为了输入方便,通常写在右侧,比如C-12,指的就是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

目前已知碳有15种形式,或说15种同位素。最常见的是C-12和C-13,意为具有6或7个中子的碳。这两种非常稳定,不会丢失中子。碳还有另外13种同位素,范围从C-8(6个质子,2个中子,核内粒子总量为8)到C-22(6个质子,16个中子)。

92种元素中,有81种元素的同位素都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剩下的元素叫作放射性元素,会随时间衰变。衰变的过程中,原子核以多种不同方式释放辐射,失去能量。原子核衰减一半的速率叫作该元素的半衰期。

C-14是重要的同位素的典型,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时候会吸收少量C-14。动物吃掉植物后,也会吸收C-14。动植物死后,体内C-14的半衰期需要5730年,也就是说,体内一半的C-14同位素会每隔5730年发生衰变。

20世纪40年代,加利福尼亚物理学家威拉德·利比(Willard Libby,1908—1980)发现,测量出死亡有机体内的C-14,并将其与活的有机体内的C-14进行比对,就能得出前者的死亡时间。如果有一半的碳原子仍然是C-14,另一半已经衰变,那么此有机体就已经死了5730年。如果四分之一的碳原子仍然是C-14,剩下的四分之三已经衰变,那么此有机体就已经死了11460年。借助这个方法,可以判断一直到5万年前的有机物的年龄——这是研究事物的年龄方面的关键发现,正是这种年代测定的技术使得叙述“大历史”成为可能。

前12种元素的同位素

本表列出了前12种元素的中子数的不同情况。表中也显示了哪些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