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普鲁士之战第19章完结
1937年的大清洗开始时,苏联媒体公布了数十起反苏阴谋的报告。.删¨芭?墈′书!网+ *芜_错+内`容\其中大多数声称受到外国机构的煽动,读者们被鼓励为政府提供帮助,时刻警惕间谍和破坏分子。这种行为通过各种方式被加以激励。例如,科贝良斯基所在的《青年报》连载了一个少先队员如何揭露一名间谍的故事,编辑们希望以此号召年轻人向这位主人公学习。随着逮捕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开始陷入沉默,以明哲保身。科贝良斯基的父亲将一名遭到逮捕的高级官员的脸从一张合影中小心地涂抹掉,以此来确保他不会玷污到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的其他人。[15]
1938年,谢尔盖·爱森斯坦的史诗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公映。尽管描绘的是一个较早期的时代,但俄国人战胜其条顿邻居这一信息在影片中表露无遗。如果有谁对此有疑问的话,不妨看看这部电影,片中的一些条顿骑士,手持的盾牌上篆刻着稍稍风格化的反万字标志。紧随其后的是另一部更具时代感的电影,名字是《如果明天爆发战争》。德国人被公然描绘成苏联的入侵者,尽管他们被恶搞到滑稽可笑的程度。¢x_i¨a¢o+s!h~u\o,w`a!n!b_e?n¢..c,o-m′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背信弃义的敌人发起入侵,但被英勇的苏联军队挡住,红军随后冲向柏林,感激涕零的柏林人民奋起推翻纳粹政权,加入到共产主义兄弟的怀抱中。
这些电影被共产党统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所接受。他们没有外出旅行的机会,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被灌输的一种经过严格审查的选择性观点,科贝良斯基和他的同伴们真诚地相信,尽管处在严峻的状况下,但他们注定要开创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任何阻挡这种趋势的力量都将被历史必然性扫到一旁。
1939年8月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给一直将纳粹描述为共产主义敌人的苏联当局造成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份条约的详情并未被弄清。瓜分波兰和苏联吞并波罗的海诸国的秘密协议从未在苏联公开过,直到1991年才首次出现。官方的新说法是,德国是苏联的一个朋友,这与前几年的说法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对德国军队的报道几乎不加修改地予以发表,意识形态上的一切难题都被新观点取代: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呼吁推翻资本主义。-s¨o`s,o/s¢h′u~.+c,o,m\像科贝良斯基这样的犹太家庭心生疑虑,特别是当德国境内的反犹迫害在苏联得到广泛报道之际,但他们很明智,没有公开自己的观点。
与德国爆发战争的事实令人震惊,就连高层领导也是如此。苏联的各个城市里,成千上万名青年男女自愿参军入伍。但在农村,矛盾的心理更为严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极不受欢迎,特别是在乌克兰和波兰被占领地区,许多人既敌视德国人,也仇恨高度集权的苏维埃体制。但是,尽管面对着敌人空中优势造成的巨大困难,繁琐的苏联动员机构还是展开了行动。新兵们投入战场的速度取决于他们距离前线有多远,但他们很快便发现,自己没有接受过有效的训练。
令斯大林感到震惊的不仅仅是德国人发起的进攻,也因为他的军队无力阻止对方的推进。苏军受到缺乏最基本装备这一因素的掣肘;许多师连步枪的数量都不够,更别提弹药了;苏军的23 000辆坦克中,需要维护或修理的比例超过70%,由于零部件短缺,这些坦克几乎无法开动。[16] 对红军庞大编队的控制超出了指挥人员的能力,他们的通讯设备就算能用,也极为落伍。战争的第一个冬季到来前,和平时期部署在西部的苏军部队几乎都已被消灭,许多师对德国人发起毫无意义的正面进攻,冲向对方猛烈的火力,结果被白白地浪费。冬季结束前,位于苏联东部的师被及时调至西部,以挽救莫斯科,这些部队同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敌人被挡住,莫斯科得救了。次年冬季,遭人痛恨的法西斯分子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苏联红军的信心再次得到增长。
这种增长基于多方面因素。苏联的军工生产在战争第一年混乱不堪,现在却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制造出大批坦克,其数量多到德军情报人员汇报时,希特勒完全不相信的程度。其他补给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来,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商船队运抵的卡车、食物和燃料。1941年时,苏军部队里满是新兵,但现在,如果他们还活着,就成了老兵,拥有足够的经验在战斗中生存下来。政委的作用在部队里已经下降,这使指挥员们可以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