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 > 第67章完结

第6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第67章完结

同时,学界普遍认为《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铜版战图与后续系列因制作团队不同,而在风格上有显著的差异。′d,a~w+e/n¢x?u/e¨b/o`o!k-._c·o′m*过去多认定后者因是清宫自行刻印,对于空间处理与阴影表现和法国工坊的做法差别很大;最近李欣苇的硕士学位论文则详细检视造办处档案,讨论清宫铜板作如何发展出铜版画的工序,以因应乾隆对密布明暗刻线与快速制作的要求,厘清了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到《平定台湾得胜图》技术与风格的转变。[5]不过,除了风格形式外,后续的铜版画系列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异同及其意义还有待探索。李欣苇就提出《平定台湾得胜图》针对林爽文事件,在地形变化、生擒、渡海、赐宴等方面表现有所调整,展现了清军驾驭海陆地形的能力,将地方民变形塑成如有神助的海疆之役。[6]那么其他战图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又有何区别,整体来看又应如何理解其转变,与帝国武功的关系何在?

进一步而言,并非所有《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之后的战役均绘制战图,也非所有绘有战图者都刻版印刷。那么选择的标准为何?牵涉哪些环节?陆续制作的铜版战图究竟成为什么样的武勋系列?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以下依照时间先后考察《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之后的战图制作,讨论帝国武功图像成立的过程。+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

一 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到《平定金川得胜图》

关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版画制作的中西档案很多,前章已经述及最早乾隆二十七年(1762)郎世宁起小稿,学界也多次爬梳整理,确认乾隆三十年(1765)传旨郎世宁等四人起稿,同年所有图稿完成,交由粤海关负责安排送往法国制版印刷,乾隆三十五年(1770)第一次送回部分成品,其余陆续分批完成,乾隆四十二年(1777)全部从法国运送回北京;[7]雕版送回北京之后,中国又自行重新印刷。[8]李欣苇的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了法国方面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的原因,主要在于Jacques-Philippe Le Bas(1707-1783)工坊为求质量,不论腐蚀、直刻或印刷都很耗时,有些工序还需要充足的日光才能进行,因此历时超过十年。[9]

从档案中乾隆的询问与粤海关官员的一再说明可见,如此久的制作时间对乾隆而言实是漫长的等待。不过,虽然造办处档案不乏乾隆催促速办的旨令,但乾隆对铜版战图的焦急,很可能与边疆战事的出现和相应的武勋图像纪念有关。/午¨4^墈·书\ \庚_歆\醉?快+乾隆三十年(1765),原已纳入版图的新疆爆发乌什之变,战事结束后乾隆三十三年(1768)张廷彦与贾全分别奉命完成《平定乌什图》轴与《平定乌什图册》。[10]同年首次出现乾隆对《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版画进度落后的询问,“迄今已阅二载有余,何以尚未办竣?”[11]同时的命令与催促应非巧合,因为张廷彦与贾全一轴一册的配对组合,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紫光阁大轴与彩图小册的搭配一致,很可能乾隆也打算比照平定新疆同样的纪念武勋方式,制作悬挂的大幅、彩图小幅,以及小幅转刻的铜版画,故而询问《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版画何时能够竣工,以便同步处理。的确,贾全《平定乌什图册》的尺寸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彩幅十分接近,前者纵一尺七寸、横二尺八寸五分,后者则是纵长同、横宽少五分。[12]其他之后的《平定两金川得胜图》(图6-1)、《平定台湾得胜图》、《平定安南得胜图》、《平定廓尔喀得胜图》等系列的彩图尺寸也都是纵一尺七寸、横二尺八寸左右。[13]乾隆诸臣在《平定乌什图册》的题跋也说“是图也,固当与伊犁战图,并垂策府”。[14]不过乌什战役规模有限,贾全的册页也仅绘单幅设色画,也许原也有补充《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之意。或许乾隆原来计划延续《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的模式来添制《平定乌什图册》,但《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铜版画离完成还差距甚远,只能作罢;连带的也并未将张廷彦的《平定乌什图》轴悬挂于紫光阁。[15]

图6-1 徐扬《平定两金川得胜图》之《收复小金川》册页 绢本 设色 55.5厘米×9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聂崇正主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