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117章完结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癸、甲进士还有直接参与和推动海外汉学的活动。!x^d+d/s_h.u¨.`c+o~m,甲辰科探花商衍鎏在鼎革之际丢了官,后迁居青岛。1912年在尉礼贤的推荐下,商衍鎏受聘于德国汉堡大学,协助著名汉学家傅吾康之父福兰阁教授组建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系,直到1916年离开汉堡回国。[80]福兰阁在自传中曾这样评价商衍鎏:“一位知识极为丰富又最可信赖的中国帮手,他为我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帮助。”与此同时,福兰阁用西学框架研究中学,所以强调受过所谓的现代科学训练,因此在他眼中,“商衍鎏还不能算作此类新式学者”。同时,福兰阁注意到,“商衍鎏的接受能力非凡,全身心地致力于学术研究”,故对每个新问题“很快就能发现有价值的材料”。但在变化了的环境里,商氏“对自己拥有的丰富的经院知识评价并不过高”,曾一再肯定“欧洲汉学家比中国文人更懂得利用中文原始材料”。当然,商衍鎏在汉堡大学领略到了欧洲汉学家的特长,说此话时自有几分真心,但“寄人篱下”,说几句恭维话,也在情理之中。~精?武?小¨税~旺? ?埂/薪+蕞¢全′无论如何,商衍鎏的中国古典知识对像福兰阁这样的西方汉学家,“却常常具有重要的作用”。[81]
比商衍鎏晚一些,癸卯科进士王天木于1920年受聘美国夏威夷大学,担任中国历史与文学教授,当日《申报》报道称:“前浙江高等检察厅厅长王天木君,为美国夏威夷大学聘请,任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学科教授,定于今日乘中国邮船公司轮船中国号放洋。王君为北京人,原籍浙江,前清癸卯科进士,日本中央大学法学士。历任政界、司法界、报界各要职多年。对于中西文学、历史、哲学及一切政法诸学,深有研究。此次赴美任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学教授,定能于中美二国文化上有所尽力也。”[82]作为癸、甲进士的代表,商衍鎏与王天木分别在德国和美国进行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不可谓非中国科举精英的流风遗韵在西方学界的流播。
表7-2 民国时期在大学任教的癸、甲进士题名
最后,民国时期,也有一批癸、甲进士活跃在一些类似书院的机构中,继续着传承旧学的工作。七七事变之后,一批科举“老辈”在北平成立了古学院,意欲通过招生讲学、整理研究古籍、研讨学术等活动,“保持固有文化”,阐明发展“古代遗传之学术艺术”,使其流传不坠。_求¨书+帮^ ?追-嶵*薪~章?洁\其中郭则沄、甘鹏云、高毓浵、田步蟾、李景铭等癸、甲进士均是其中要角。在古学院学人整理校勘的古籍中,尤以《敬跻堂丛书》八种为代表,郭则沄对此颇多贡献。[83]古学院与表7-2所列大学有所不同,似介于书院与学校之间。在此前后,郭则沄还“兼领国学书院”,在“物色研究院新生”时,曾特致函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请其介绍辅仁大学文科毕业生二三人,“以文科或史科优美者为合格,月致津贴”。[84]在大学、书院之外,亦不乏设帐授徒的癸、甲进士。1930年8月15日,癸卯科翰林陈云诰为人题主,贺葆真为襄题,得知陈氏“民国以来授徒自给”。[85]九一八事变之后,癸卯科进士、精研易学的尚秉和“在京寓为生徒讲《易》”。[86]抗战期间迁居四川的商衍鎏,见到了同年川人衷冀保和贺维翰,因“两人均授徒讲学”,所以商氏赋诗赠其曰:“抱残守缺经生志,马帐诗书启后贤。”[87]这样的情况想必更多。
总之,民国期间,在大学、书院内外,诸多癸、甲进士在做着传承旧学和抵拒新文化的工作,其流风遗韵散播之广且深,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三 诗词结社的兴衰
科举时代,赋诗填词是文人士大夫的必修课程,结社雅集颇为流行。虽然1905年科举停废,但士人结习难除,此后数十年间,诗词结社遍布南北。作为最后的进士群体,以关赓麟、郭则沄为代表的一大批癸、甲进士,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