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90章完结

第90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90章完结

3年癸卯科京官为186名,外官为131人,二者比例约为3∶2;1904年甲辰科京官为181名,外官为93人,约为2∶1。癸卯科之所以外官较多,大抵因为此时距戊戌科已过5年,加以义和团时期华北地方官罢免不少,因此部分省份即用知县已较疏通。癸卯科即用知县分发直隶者多达20多位,远多于其他省份(详下),殆即此因。甲辰科之所以外官较少,京官较多,一方面因为上年各省刚刚分发了即用知县,另一方面因为此时进士馆已开馆,京官可以入馆肄业,人多无妨。

从京官分布看,癸卯科翰林为77名,约占该科进士总数的1/4,主事、中书共109名,占该科进士总数1/3强。甲辰科翰林为66名,亦占当科进士总数的近1/4,主事、中书却多达四成以上。因此,在翰林比例保持大体不变的情况下,甲辰科京官比例高,实则是部属、中书比例高。这也因为翰林院编修、检讨无定额,只有开坊升调,不存在补缺问题。主事、中书等京官则补缺压力甚大,即用知县、归班铨选知县等外官亦同。因此,授职分发时,部属、中书与知县的比例互为消长,根据各自的拥挤程度以为调节。

商衍鎏曾说:新进士“用庶吉士约二成,用主事、知县近八成,内阁中书以年少不能得主事而又不宜外官者用之,三四人而已。同、光之间皆如此”。[2]从癸、甲二科观之,庶吉士的比例大体不差。不过,甲辰科用内阁中书10人,且戊戌科、乙未科分别用内阁中书16人和13人,而甲午科更多达53人。[3]可知商衍鎏所述还可修正。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