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81章完结

第8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81章完结

就科分而言,癸卯科进士占15人,甲辰科为9人;从职位来看,分部主事占13位,即用知县占5位,庶吉士只有6位,似可知在科举未停废的1904年,癸卯、甲辰两科自愿出洋的翰林还是很少的。-山?叶′屋- ¢耕,薪·醉~全-章宗祥称,地理课堂风潮之解决,以“某进士”(指邵章)调赴日本游学了事,并谓“彼时囿于风气,尚不以远游为得计也”,[172]看来不无道理。

从地域观察,则有些出人意料。24人中,“落后”的贵州反而占了最多的7位,浙江、山西各3人,云南、直隶、福建各2人,河南、四川、广西、满洲荆州驻防、蒙古京口驻防各1人。这可以清楚地看出,江浙虽然号称风气早开,且癸、甲进士人数最多,但此时自愿出洋的却不多,反而是相对闭塞的内陆省份贵州和山西,虽然癸、甲进士人数最少,但自愿出洋的却最多。贵州之所以成为“黑马”,恐与戊戌科状元贵州夏同龢的带动作用有关。夏同龢1904年夏赴东,入法政速成科第1班肄业。*天/禧′晓*税`蛧_ !哽?欣′蕞·快-[173]在状元前辈的影响下,贵州的癸、甲进士结伴留日,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注意。

从出洋去向来看,绝大多数选择路近费省的日本,这无须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三位赴欧进士。福建自严复等留欧前辈开始,即有此风气,来自福州附郭县侯官、闽县的王世澂与卓宝谋结伴远游欧洲,很可理解,况卓氏本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生。至于河南人靳志,颇有可说。此人乃戊戌科贡士,因细故罚停殿试一科,[174]故癸卯年补殿试,始成进士。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又转译学馆肄业,法文、英文已有根柢,且译学馆前已有林行规等人赴欧留学之先例,所以靳志呈请赴欧,志气自可嘉,但也不意外。

法政速成科第3班(1905.5.8~1906.11.23)卒业之进士学员除前已述及的袁永廉外,尚有王丕煦、江绍杰、高嘉仁、朱大玙诸人,侯延爽亦曾肄业,毕业名单中惜未见到,江绍杰系候补知府分发江苏人员,非进士馆所派,故亦未参加进士游学毕业学员考试。[175]

法政大学速成科第4班于1905年11月开班,此时科举立停的诏书刚刚颁布,受此影响,该班肄业者竟多至388名。!咸?鱼~墈+书^蛧~ ?耕!欣^嶵¨全*1907年5月5日有238人卒业。在该班毕业的癸、甲进士亦颇夥,足有21位,特别是诸人名次甚佳。速成科第2班毕业时,排名最前的优等生为孔昭焱、朱大符(即朱执信)、李文范、汪兆铭、程树德等粤闽人,进士馆游学学员名次均在中游。第3班毕业时,进士馆学员王丕煦占得第3名优等生的位置。而第4班中,前11名系优等生,癸、甲进士占了4位,且来自四川的张智远和萧湘高居第1名和第3名,汤化龙与夏和清分据第7名和第9名。其余癸、甲进士的名次亦比较靠前。在该班特别试验卒业生中,来自福建的甲辰进士陈宗蕃高居榜首。[176]现将第3、4两班癸、甲进士按卒业名次制成表5-8。可知该两班26名毕业进士中癸卯科仅占7人,甲辰科则占据19人,显示甲辰科进士更有意愿紧跟时趋。内中刑部主事高达9人。由于刑部事务本与法政最为接近,在修律背景下,刑部主事更欲游学以更新知识结构,也是自然之理。

表5-8 法政速成科第3、4班毕业之癸、甲进士题名

表5-8 法政速成科第3、4班毕业之癸、甲进士题名-续表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此一时期进士游学并非皆入法政速成科,其中不乏在东西洋大学修读选科、本科文凭者。除了上文已讨论过的王世澂、卓宝谋、靳志外,有结实材料可资佐证的至少还有表5-9所见10位(包括2名赴欧美者)。有意思的是,10人中仅一位是癸卯科,其余9人皆是甲辰科。从中也可看出,虽然只差一年,而整体上甲辰进士较癸卯进士趋新甚多,也可见科举改制后风气变动之大。

表5-9 游学东西洋各大学之进士馆学员题名

此外,甲辰科进士安徽人王揖唐、贵州人邢端亦在此阶段东游日本,王氏学军事,邢氏学工商。

因此,从1904年秋至1906年夏的第一阶段中,主动赴东西洋游学的癸、甲进士人数,最保守的统计,总在60位以上。虽然绝大多数学员选择路近费省的日本为目的地,但亦有5名学员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