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77章完结

第7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77章完结

留学生面临的更大挑战,还在讲授内容和知识水准方面。,二^8·看\书-网\ ′已?发`布/最*薪¨彰+截*进士馆课程法政、理财等为主等,算学、东文等作为随意科也开设过。物理、化学诸科,据《奏定进士馆章程》,亦在必修之列。不过,很可能在学员的抗议之下,理化课程后来取消了。郭则沄谓:“馆以法政为主,而加入物理、化学为必修科,甚不合也。同人力争,始罢之。”[116]至于中国历史、地理,开课不久就有了变化,《大公报》报道曰:进士馆“新添历史、舆地札记二门,盖因进士学员于此二学科研究有素,教员一时难聘,故改为自行札记,每月以十篇为合格”。[117]

事实上,中国地理起初由张奎讲授,但很快停罢。此事充分显示出部分学员对教员知识水准的质疑。张奎“讲解地理之时,先就其浅近条目徐为演说,于第二课又发总论一篇,论世界之大势,次及亚东之危险,以示讲解地理之宗旨”。不料演讲未终,学员邵章“拍案倔起,怒叱曰:此等浅浅讲义,泛泛空论,吾辈既中进士,摇笔即来,岂有不解而尚烦汝言。汝置高深而不言,汝不称职,汝请罢席”。?狐/恋_文¢学` +追*嶵~新`章^劫?[118]随后,众学员哄堂。张奎辞职不干,经监督、教员等人坚留,始收回辞呈,但辞去了地理课一席。[119]

邵章字伯,浙江仁和人,1872年生,乃邵懿辰之孙,硕学名儒之后,才气横溢。自1897年以来,历任浙江蚕学馆馆正,养正书塾塾正,杭州中学堂监督。[120]其办新式教育,可谓资历颇深,同时,他年龄比进士馆所有留学生教员都大。以他这种背景,在馆做“学生”,其不服甚至鄙夷年轻的教员,便丝毫也不奇怪。张奎初登进士馆讲堂,“邃于学而讷于言”,难保上课效果不甚佳,且其所授之地理,进士多“研究有素”,不比章宗祥、曹汝霖、钱承鋕等人所授的刑法、诉讼法、商法之类,进士相对陌生,以故更易贻“浅显空泛”之讥。类似的哄堂之事并非仅见。郭则沄称:“教员某讲生理学,谓人身如炉,其进食如添炭,因大画火炉于板,同人为之哄堂,且揶揄之,因惭而谢去。”[121]

学员既不认教员为师,又对教员的讲授大不以为然,以致“每日上堂,多所驳诘,不留余地”,使得诸教员“皆欲告退”。~如¢蚊^旺¢ ¨首?发^[122]郭则沄后来赋诗曰:“疥骆当时难就勒。秃鹙几辈怯登台。”诗注云:“翰林向有疥骆驼之目,馆中教员皆留日学生,多未留发,目为秃鹙,每授课有所问难,辄至词穷。”[123]该诗状学员与教员极肖。“难就勒”的翰林学员着实强势,不仅视“教习非师”,更将教员目为“秃鹙”,问难驳诘,令人不堪。因此,教员为“师”不易,真不免要“怯登台”了。

需要强调的是,留学生遭遇的挑战不仅来自馆内学员,更有来自朝中批评者。光绪三十年六月十三日,御史张元奇附片上奏,请将进士馆章程重为订定。[124]片内一则谓“进士馆教员多在洋毕业之留学生,年轻望浅,不能镇服”,[125]再则谓各教员“所编讲义东涂西抹,粗浅陋略,学员皆有鄙夷不屑之意”,甚至词连学务大臣,称其“择师不精,靡费无益”,故“请饬将进士馆章程重为订定,以收实效”。[126]

与此同时,学员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欲使西学淹通且资望允孚的严复出任进士馆总教习。六月廿二日,严复在致熊季廉的私函中透露出重要信息:“昨京中来信,有云新进士拟合词公禀学部,以复为该馆总教习。然京中忌复者最多,恐其事未必遂济。”[127]后来果然未能成真。

张元奇这道封奏虽然很可能意在批评学务大臣用人不当,且有为同乡好友严复入掌进士馆张目的深意。但是,文中提到的“年轻望浅,不能镇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