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24章完结

第2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24章完结

7.考官的参考书:有关中国政治史事者,经礼部开单咨取,由江、浙、鄂、粤等省官书局照单咨送;有关各国政治艺学者,则由两江、两湖、两广各督抚在“已译成之书”中择要开单,咨送礼部。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此外,学堂藏书亦许乡、会试闱中随时调阅。

8.新定生、童“岁、科两考,先试经古一场,专试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十二条”称经古应与正场并重,“未进经古场者,不得与考正场”,“定本”则规定经古一场,“生、童愿考与否,仍听其便”,只当“正场试卷文理同属通顺”时,“应先尽其经古场之入彀者,以励实学”。优、拔贡考试,亦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各国政治艺学策和四书五经义。宗室乡试、会试、复试及翻译会试等亦改策论。

从以上八个方面看,政务处会同礼部奏定科举新章与数种报刊传抄版“新章”,异同参半。¢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同处不少,说明传抄版亦系“内部”流出,并非完全杜撰;异处颇多,且相较传抄版,定本文字简洁而少激烈语,说明后者由前者修改而来。由于修改的背后即是政务处、礼部甚至其他京官、督抚、学政讨论与折中的结果,故透过比对不同版本的流变,也未尝不可窥见新章出台背后的玄机。此中尤以前两项变化最大,考虑到首场论题在考试中最为重要,故这样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

就拟题者的变化来讲,当与会试须借闱有关。就在辛丑年十月,礼部曾上一《会试变通详细条目清单》,称“会试首场向请钦命题目,由礼部堂官恭领,赍交内帘严密刊刻。今借闱会试,首场题目拟仍请钦命,由派出之总裁官于启程时亲赴军机处恭领,敬谨赍至该省,俟入闱封门后拆封刊刻,于进呈试卷时一并恭缴,以昭慎重”。[14]这或许就是“十二条”等所谓顺天乡、会试首场五论题目,仍请钦命之所本。不过,此议随后被否决。于是,政务处、礼部鉴于向来顺天乡、会试首场四书文题均请钦命,而今“改八股为四书义”,虽“移于后场,仍合校三场,以定去取”,故第三场四书五经义题“仍请钦命,庶于讲求实学之中,仍寓崇尚经术之意”。?微,趣¢小′说¢ *首/发~[15]据癸卯科同考官、甲辰科内监试王振声的日记,首、二场论、策由总裁出题,三场四书五经义题则系“钦命”,三场皆在正总裁处刻印。[16]关晓红称癸卯科会试“三场试卷均由孙家鼐亲自出题并监刻”,是不准确的。[17]

至于首场论题以何书命题,直接涉及考试内容和范围,关乎士子读书和备考,则更为紧要。“八条”与“十二条”均称以《九通》命题,是颇有误导性的。实则《九通》只作参考,考官命题“则谨以《御批通鉴纲目》、《御批通鉴辑览》及历代正史为本”。此中变化值得深究。就在《申报》九月十日登出“新章八条”后,吴汝纶致函顺天学政陆宝忠,激烈批评“拟以《九通》试士”的做法:

昨见报纸谓礼部议复举场章程,拟以《九通》试士。穷乡下里,难得此书,又卷帙浩繁,不易卒业,就中杜、马二家最善,然马书唐前尽袭杜文,渔仲纪传全抄正史,皇朝《三通》,彼此因袭,并非不刊之典。学者不读正史,则《三通》乃凌杂丛碎之书,不能得其要领。若先攻廿四史,再读《九通》,则无此日力。且用功烦难,而获效殊少。使学徒尽能记识历代制度沿革,亦只已陈之刍狗,谓遂成为政治之通才,未必然也,而况绝无尽记者乎!且《九通》制度之书,固非政治之学也。求政治之学,无过《通鉴》,而毕氏《续编》及国朝儒臣所编《明纪》,又不逮涑水元书远甚。今不以《通鉴》试士,而用《御批通鉴辑览》,岂不以《通鉴》繁重,学者难读,不如《辑览》之简约而易竟哉!《九通》卷帙之多,过《通鉴》倍蓰;今史学用《通鉴辑览》,而政治用《九通》,一何用意之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