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9章完结

第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9章完结

[32]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版。/卡?卡~小^税?惘` ?已_发?布`最_辛\蟑-踕_

[33] 范沛潍:《清末癸卯科》,《紫禁城》1989年第2期,第29页;《清末癸卯甲辰科会试述论》,《历史档案》1993年第3期,第105~110页。

[34] 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新竹《清华学报》新25卷第4期,1995年12月;《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191~241页。

[35] 参见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第四章“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直接引文在第5、217页。

[36] 徐佳贵:《废科举、兴学堂与晚清地方士子》,《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

[37] Benjamin 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pp.569-608.

[38] 杨齐福:《洋务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科举制度改革》,《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39]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第130~140页。

[40]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议修京师贡院与科举制的终结》,《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

[41] 刘海峰:《外来势力与科举革废》,《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

[42]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史学月刊》2007年第10期。

[43]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三联书店,2009,第398~492页;《张之洞与陈宝箴及湖南维新运动》,《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3期,第279~290页。~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

[44] 章清:《“策问”中的“历史”——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一个侧面》,《复旦学报》2005年第5期;孙青:《引渡“新知”的特殊津梁——清末射策新学选本初探》,《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5期。

[45] 刘龙心:《从科举到学堂:策论与晚清的知识转型(1901~19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8期,2007年12月,第105~139页。

[46]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1833~1898)》,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99),2014,第241~296页。

[47] 罗志田:《通史致用:简析近代史学地位的一度上升》,《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

[48] 曹南屏:《清末科举改制后的科举考试与新学传播》,《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

[49] 安东强:《晚清科举的场次与选才》,《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50] 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榜进士》,《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1]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2009,第556~560页。此外,何玲还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