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6章完结

第6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6章完结

止,举人刘大鹏、秀才朱峙三因有日记出版,受到了较多关注,温州地方士子张棡、林俊因有日记存世,亦开始成为研究对象。史学研究受材料导引与限制,本是无可奈何之事,然而,材料丰富(包括大量日记书信)、影响更大的癸、甲二科进士群体在科举制变革前后的心路历程和调适因应,在清末民初剧变时代的出处进退与最终命运,我们尚缺乏相对整体的把握。

进言之,对个体士子的不断研究是我们知人论世所不可或缺的,恰到好处的深耕细作或许还可见微知著,以点及面。但以一个人数众多但范围固定的士人群体为对象进行考察,既把握群体的整体特征和趋向,又观照其内部的差异、分化和复杂性,又具备个体研究难以替代的功能。与此同时,包括乡村士子在内的中下层士人在科举制变革前后的际遇、反应与命运,无疑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不过,如欲理解传统士大夫在清季民国的转型与命运,更精英的进士群体即使不应该受到格外关注,至少也有充足理由受到同等观照。事实上,正如沈云龙所言,废科举前的癸、甲两科进士此后“或为地方疆吏,或为军系谋主,或驰骋议坛,或潜心著述,竺旧骛新,各坚所守,无不蜚声于时。今日史家所称之复辟派、激进派、研究系、进步党、交通系、安福系诸巨子,胥孕育于斯,其于清末民初世运之推移,影响殊巨,则非当年主持抡才大典者所能前知矣”。[64]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