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第68章完结
2004 年 12 月 26 日之前,这一区域的海底世界并无异样。.如!雯′惘` !耕!鑫-醉·全!
然后,一眨眼,地球裂开了。
引发这次灾难性海底地震的原因或许不在苏门答腊岛附近,而是藏在印澳板块的另一端,也就是它与南极板块交界的地方。南亚海啸爆发前两天,这一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震波穿过整个印澳板块,使之失去平衡,于是造成印度尼西亚附近 500 公里长的地壳破裂,导致海洋地壳向上急冲 30 米,后续的冲撞又接踵而至,使震动地区扩展至 1000 公里,大量海水瞬间受到排挤,一道海浪呼啸而起,能量贯穿整条水柱。由于海啸的成因产生于海底深处,所以从海水表面无法看到任何迹象,而且初期的浪高大概只有 1 米,加上斜度极小,所以当时站在船甲板上的人也很难意识到大难将至。
想象一道巨浪并不难,然而要想象海底深处的活动竟然可以翻江倒海,这就太难了,这一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果你想感受一下地震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取一个水桶,把它灌满水,然后踢一下桶底,很快你就会看到水面上激起的同心圆浪圈。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水体都受到了震动,激起的波浪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桶底传上来的力量,这种力的传送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了我们对着水面吹气时所产生的力的传播速度。?k!e~k`a+n/s\h?u~.·c¢o`m?
随着地震的发生,冲击从震中扩散开来,达到千里之外。请想象一下,这些海水是以每小时 700 公里的速度冲向陆地,靠近海岸的海底地区立即受到了冲力,这些受到冲力的海水该往哪里走呢?在此之前,海水仍有几公里的前进空间,但顷刻间这个空间只剩下几百米,而且仍在继续缩减,于是劲道十足的海水只好冲破水面,飞向空中。
于是海浪开始叠加,但由于受到海底的阻力,它的速度愈来愈慢。海浪像一个不断长大的巨人,愈拔愈高,随着速度降低,宽度也迅速收缩。当巨人勃然而起的时候,会在下方形成一个塌陷,海洋于是出现一个洞,这种现象也出现在畸形波的形成过程中。海啸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巨大的塌陷,因此最先到达陆地的并不是海浪,而是它所制造的深渊。在此过程中,人们看到海平面迅速下滑,以闪电般的速度退潮,从未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海底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面貌。当时只有少数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好奇地走进退潮区,惊奇地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根本想不到潮水会卷土重来。*5*k?a_n+s¨h¢u~.^c?o^m~
但是它来了。
海啸的后果我们已非常熟悉,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断追问:液体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当我们优雅地潜入水中或轻盈地跳入水中时,水总是表现得像一种友好的媒介。物体进入水的时候,被挤走的水有机会转移阵地;但是反过来,如果海水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冲向陆地,它就有了巡航导弹的威力,而且坚硬如混凝土。这种冲击力带来的强大压力能当场夺取不幸者的生命,他们并非被淹死,而是被击打致死。大水卷走巨轮与一幢幢大楼,抬起迷你巴士,并在几公里外将它们抛下来,而对于海啸来说,这些还只是小菜一碟。
很不幸的是,海啸带来的并不仅是一波浪潮。在外海,前浪与后浪间还相隔数百公里,愈接近陆地,间隔就愈小。尽管如此,两波浪潮袭击陆地的间隔时间足足有数分钟,甚至一刻钟,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这一点而命丧黄泉。这些人都是在第一波浪潮过去后,跑到事发地点查看自己的房子,有些人则被撤回大海的海浪卷走,两种情况的罹难者数目相当。海浪重回大海时会形成漩涡,面对这种漩涡,即便是出色的游泳选手也只能束手无策,如果你有幸在海浪重击下逃过一劫,会希望可以找到坚固的堤坝或大树求生。假使你幸运地找到了,那么紧接着又得展开另一场较量——漩涡力量与肌力的较量,而在这场较量中,结局通常是后者败北。
海底地震造成的后果还不止这些。美国国家太空总署的科学家观测到:在海啸这一天,地球的自转速度略微加快了一点,板块相互撞击导致地轴倾斜了几厘米,这使得地球上的一天少了 3 微秒。当然这是科学家关注的事情,此时两极点之间的球面距离与之前产生了 10 米的变化。令我们不安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一次超级地震发生后,隔几十年将会再发生一次大地震。
海啸发生前,南亚人不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