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第65章完结
公海上,一道畸形波(也称诡浪)通常以每小时 35 公里到 40 公里的速度推进,最远可达 10 公里,有些巨大的畸形波甚至可冲到数百公里远。\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它们一般不稳定,大部分的畸形波生命十分短暂,有时只持续几秒钟。但如果不巧与它短兵相接,即使几秒钟也很难逃命。
畸形波的水墙前是一道深渊,也就是水手们常说的“大海洞”。为了筑起水墙,畸形波需要大量吸取海水,因此它制造了一具用来吞没船只的大海槽。当船只在千钧一发之际反应过来时,后面接着有更可怕的事:有一种怪浪被称为“三姐妹”,名字倒十分悦耳。大姐是成熟的畸形浪,由于波长不大,二姐就会紧接着跟来。如果我们大难不死逃过了这一劫,还得与小妹正面较量。小妹的速度非常惊人,此时我们必然会联想到乌尔德、薇儿丹蒂和诗寇蒂这三位在生命之树的阴影里纺着命运之线的日耳曼女神。诗寇蒂不把线剪断,人类才可以活下来,真是阴险的女人!
不光浪尖是个问题,浪尖下那些又短又深的波谷也很棘手,它能把一艘中型集装箱货船完全压弯乃至报废。!x^d+d/s_h.u¨.`c+o~m,其实真正恐怖的地方是波谷,我们在提到浪有多高的时候,也得同时考虑到波谷的存在。大浪露出海平面上方的是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藏在水下面。假使我们面对的是 30 米高的浪,那么真正令人畏惧的是 10 米深的悬崖。你如果上过游泳池的 10 米跳板,看过脚下的那张“蓝色邮票”——其实是一座不小的游泳池,或许才能对此有所了解。
还有一种巨浪的名字很亲切:白墙。白墙的阵线能达到几公里,它头顶白色碎浪,力量巨大,陡峭无比,连前方的水沫都会掉下来。《完美风暴》里不幸的捕鱼船安德烈号正是被这道水墙打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电影的海报里,这艘船徒劳地想攀上大理石般的浪墙。乔治·克鲁尼后来又出演了《十一罗汉》,看来他最终还是躲过了这一劫,然而真正的安德烈号上的全体船员早已丧生大海。“修士浪”也是一种凶恶的巨浪,喜欢偷偷从侧翼进攻,拨转船头,然后将船只掀翻。/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顺便提一下,“修士浪”名称的灵感来自修道院高墙内养尊处优的生活。
不管是三姐妹、修士浪还是白墙,人们一定不喜欢在海上碰到 30 米高的陡坡。人们最终接受了魔鬼巨浪的存在,但依然聊以自慰道:巨浪毕竟是极少见的现象吧。很遗憾的是,这种自我安慰并不正确,雷达卫星 ENVISAT 最近告诉我们,全世界的洋面上每天至少要上演两次这种大戏。
如果统计一下海难资料,我们将得到令人难过的结果:畸形波已夺走无数条人命。最著名的例子即 1978 年德国货轮慕尼黑号在亚述群岛北部悄然消失,这艘船极有可能成了巨浪的牺牲品。35 米高的恐怖巨浪并不是什么特殊现象,特别是在南非附近及非洲东部、阿拉斯加湾、佛罗里达沿岸、日本东南海域和北大西洋,很容易就会碰上一场。
这种海浪的频发率,与人们过去笃信的线性波动力学理论有显著的矛盾。线性是一种数学原理,一种有关接续性可测度的理论,牛顿的宇宙观就表现了他对线性的热爱,大概是天才的一点小瑕疵:真实世界里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线性的,但预言家和统计学家喜欢线性,因为线性有利于主观臆断。比如说,在线性世界里,人们很容易预知未来,只需将现状强化,就能以数学预测出未来的趋势。那时就不会有心肌梗塞造成的猝死,没有会爆炸的宇宙飞船,自称忠贞不渝的夫妇也不会发生一夜情,苏联也不会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大家还记得“混沌理论”吧!系统中总有某些角落会出现异常现象,发生规律中的例外,例外不断蓄积,直至系统最终崩溃。直到今天,我们对此了解得依然不够深入,无法完全参透其奥秘。因此,目前的科学也难以解释畸形波频发的原因。如果按照流行的计算模式,哪怕算上各种意外因素,比如相逆的洋流、风向的迅速改变与重叠,魔鬼巨浪的出现概率也应该没有这么高。很显然,这个世界并不如我们所愿,它不是线性的。
意大利都灵大学的艾尔·奥斯博尔内教授坚信自己已经发现了问题的秘密所在。他采用的模式是量子物理学,即非线性动力学,根据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式,基本粒子会突然出现然后再次消失。尽管薛定谔方程式并不能应用到宏观结构上,但奥斯博尔内仍认为,海浪的状态发生突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