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 第63章完结

第6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第63章完结

“现在要问一个蠢问题,什么是海浪呢?”

地球上最大的风有多大——风的原理

对啊!老师,为什么水面不是平的呢?歌德就发现了这一点,他在《水上精灵之歌》中已经给出答案:风是浪的始作俑者。~二′八,看?书*旺, \无+错^内~容~回答正确,可惜诗人紧接着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他将风打到了水底——从湖底搅得水波激荡。不不不,并不是这样的,风虽然只在表面运动,但已足够推着我们坐在小船上漂荡了。

波摩尔说,最好从头解释。

那好吧,什么是风?形成风首先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大气层,也就是有一定密度的气体混合物;另一个是要有帮大气层加温的太阳,也就是要让空气粒子处在相对较高的能量环境中,这样它们就可以四处运动,拉开距离,减小混合物的密度。当然,地球上的大气并不是均匀受热和冷却的,地球的一面可以几个小时没有受到太阳照射,另一面则有不同程度的受热,如北方的气温比赤道地区低。而且云层也控制着能量的分配,空气处于不同强度的运动状态和密度状态中,形成了所谓的高压区和低压区,这也是著名的气象专家和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任立渝成为气象专家的秘诀所在。¨微¨趣?暁?税*蛧· `唔¨错!内\容!

自然界中充满均衡效应。低压区就是空气气压比周围地区低的区域;相反,高压区的特征就是气压相对较高,在这里,气团大幅下降,气温较高,结果就是湿度降低,天空晴朗无云。所以高压区很受我们喜爱,当地面上的空气密度变大,下沉的气团就会飘散到周边的低气压区,产生平衡,这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要求。根据这个原理,所有的空气粒子应均匀分布。比如说三个小孩分六个小布丁,每个孩子都得分到两个小布丁,否则就会发生激烈的争吵。

因为这一均衡原理,大气层总是处在持续运动中,它会从一处流动到另一处,我们把这种流动叫作风。风的强度则与高低气压区间的空气密度差有关。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道斜面:上面是高气压区,下面是低气压区。如果两者差不多高,那么空气粒子就会顺着斜面温和地滑动,这样我们就能感到一阵舒适的微风;差值愈大,斜面就愈陡,空气就会飞流直下,这种情况就会产生暴风。-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由于物理原因,风的加速度有一个上限,它的时速不可能超过 520 公里。但是如果有谁为此而感到欣慰,那他简直就是个傻瓜。2005 年 8 月,一场飓风将新奥尔良变成了水世界,当时的风速只达到这个上限的一半而已。

风扫过地面的时候会产生摩擦,地面抵抗风时,两者就得进行一番角力。尽管飓风可以将大树连根拔起,也可以将房屋变成废墟,但地面也在抵御风的力量,直到将它完全遏制住。

水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水分子间的结合比较不稳定,风吹过水面时,水会荡起波浪。风并不能影响深水区,但能让水面的水分子产生运动。值得注意的是,水分子的位置并没有改变。风可以连根拔起大树,将树卷入气流,再从不同的地方把它扔下来,却不能这样对待水。水依然会待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或许只是翻了个跟头而已。每个小朋友都知道,如某在水波涟涟的湖面上放一艘玩具小船的话,小船会在原地打转,如果有风来推动水,小船就不会这样。向前运动的只是水波的形式,水分子的运动只是一种集体振荡,它们漂到上层或沉到下层,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碰撞,令邻居也加入这种圆周运动。微风能够引起涟漪,风吹得愈起劲,波峰愈高,随之出现更长的波长。

理论上,既然风能够掀动水,那么水中应该出现一道幅度愈来愈大的波浪,比如说波浪涌向西方,那么东方海盆里的水就会逐渐减少。然而事实上,只有强劲的风才能产生巨浪,大海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被赶走。在这里,均衡原理也十分重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流体会填补周围新增的空间,重力则一直将水分子拉向地心。因此,飓风虽然能够一次掀起高达 15 米的海浪,产生巨大的波谷,但很快就随着风暴消失,一切又回到平均状态,波形也会变得更平坦,直到最终——当然是在完全无风的状态下,重合成一条直线(当然,自然界并不存在绝对的直线,就像我们感觉不到风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小的空气流动)。

德国人当然不会被大西洋飓风所打扰,但陆地也经常受暴风袭击。为什么小村庄的池塘里不会出现 15 米高的大浪呢?答案很简单,浪的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