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 第8章完结

第8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第8章完结

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岩石中穿行,而现在我们抵达了液态金属的王国——外核,这里的金属主要是铁,还带有少量镍。·看?书*屋-晓¨说_王! ^蕞`芯,蟑/踕\更,芯/哙?到了这时候,你大概得用湿手巾擦脸了。在接下来的 2250 公里的路途中,温度将达到非人类的 4000℃ 。然后,我们的钻头撞上了有趣的东西——某种坚硬的物质。

谁住在这里?

没有人。地球的内核阻止了我们——内核与外核的成分都是金属,然而内核是固态金属。这里的强大压力不允许任何物质流淌、移动。为了抵达凡尔纳所描写的地心,我们还得再次启动钻头,往下钻 610 公里,其实这一工作不做也罢。地核酷热无比,中心的压力高达 3600 千巴,从地质学意义上而言当然非常有趣,但对于游客而言,其无聊程度不亚于沃尔夫斯堡的夜色。

因此我们还是打道回府为妙。

走了这一趟,我们毕竟还是知道了以下这些事实——地球的一部分是液态,内部一直运动不息,温度奇高,而且压力足以杀人。·k+u!a.i·k·a.n!x!s¢w?.¨c,o·m¢这是一个以慢动作缓缓沸腾的地狱。我们就生活在这一地狱的表面——我们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薄薄的地层没有完全封闭,而是被分成了碎块,在软流层的岩浆大洋上漂浮。

如果地球不是这样龟裂粗糙,将会发生什么状况?请想象一下蒸锅中的鸡蛋。这是一场力的争夺,气体想逃逸出来,而固体则停滞不前,蛋壳遭受着上下左右的各方压力。这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早餐鸡蛋。如果你在将鸡蛋放进沸腾的水之前没有在壳上敲开一个小洞,那么鸡蛋就会爆炸。只有这样,它才能释放出蒸汽,并在几分钟之后变成固态,获得一种新的稳固性。

地球的原理亦然。当然,不同之处在于人们不能剥开地球的外壳,将其切碎涂在面包上,因为地壳之下依然上演着各种各样的闹剧,内部和外部的纷争无休无止。一个封闭的地壳必须如同橡胶一样灵活,才能承受住这样的闹剧。因此岩石圈绝不能一动不动,所以自然女神好心地将它切成了小型地块,各自漂流,偶尔聚首,互相推挤、抬升,平衡自己内部的压力。/t^a+y′u¢e/d_u·.·c/o-m-

除了美国中西部的一些地区——在那里,达尔文进化论就足以招来惨祸②——今天的人们已普遍接受了板块构造说。然而 20 世纪 60 年代时,很多地质学家仍然不相信板块能够移动。

其实早在 20 世纪初期,一位德国极地研究者就已向人们证明,自然女神才是谜语的发明者。1910 年某日,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神色凝重地盯着世界地图,发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似乎能够拼合起来。于是他详细考察了地球上所有的岛屿和大陆,最后他坚信,这些岛屿陆地无一不是来自于一块远古时期分崩离析的巨大陆地。

差不多同时期,古生物学③家也有重大发现——来自大洋两岸的远古生物化石具有相同的特征。非洲动物怎么可能去过南美洲?用什么交通工具?如果是植物的枝叶或许还有可能,风把它们沿着海面吹过了大洋,可是鳄鱼和蝎子也能这么幸运吗?对于魏格纳而言,这一点就是远古大陆存在的铁证。远古大陆是当时唯一一块首尾相连的大陆,生命在其中自由流散到了各个角落。魏格纳将这一巨大陆地命名为“整大陆”。由于科学家们多多少少有一种奇怪的强迫症,非要把一切事物都译成希腊语或拉丁语,因此远古大陆就变成了“盘古大陆”④(Pangaea)——Pan 为整体,Gaea 为大地。

幻想家总免不了遭人讥讽的命运。魏格纳的观点让他饱受嘲讽,可是他并不气馁。其实在文艺复兴时期,已有眼尖的聪明人通过地图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可是要让学术界明白这一点,实在太过困难。

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聚斯的坍缩论。根据聚斯的观点,早期的地球温度极高,而且体积十分庞大。在几十亿年的时光中,地球的部分热量被散发出去,因此温度逐渐降低,体积也逐日缩小,宛如一个皱巴巴的苹果内部坍陷成一团。聚斯宣称,山峦正是由此诞生,大地向内收缩,形成盆地,这样水才开始流淌,汇成海洋。

而魏格纳则反驳道,皱苹果无法表现出大陆的结构。一个热度均匀流失的行星应均匀坍陷,虽然会形成褶皱,却不会变得崎岖不平、满身疮口。此外,魏格纳还指出,人们已证实花岗岩比海底岩石轻,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