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锯齿啮痕录 > 第29章完结

第2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锯齿啮痕录第29章完结

差一点沿马杆的斜坡滚下来轧断我的两腿。′求¢书~帮` !蕪-错.内_容_

中午回家,进屋不见何洁,入内间去看了,也不在母亲的床上,母亲从厨房走进屋,悄声说:“她走了。”一潮悲凉,新婚别的悲凉,从心中奔涌到眼中来,又从眼中强压回心中去。我在桌前坐下发呆。燕去了,巢空了,只留下一张字条放在桌上:“坦:我走了。为了生活,保重。妻字忙抄。”我问母亲:“她怎样走的?”母亲说:“她等你好久,不见你回来。派出所张所长又到家中来了,催她快走。她说偏不走,同张所长吵起来。张所长提醒她,说她的户口在成都,不在城厢镇。后来张所长走了,她就清理你的藏书,装满一藤箱最好的,请余勋楣(我的三妹)帮忙,两人共提到北门车站去。离开车时间还早,她又冒着大雨跑回来,从菜市上买了黄瓜和大椒给我带回来。她说雨大,叫我不要去菜市了。大雨不停,她又走了。我拿着草帽去追她,一路喊她,她不回头。我晓得,她在哭。”母亲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停了一会,又补充说:“她说她九月上旬一定回来。”

多日以后,我才知道,那天上午她同张所长吵,双方曾有一段激战般的对话。这段对话是躲在屋内的母亲所没有听见的,如下:

“这里是我的家。\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我不走!”

“你们这是非法同居。不走,赶你走!”

“我们要求补办结婚登记手续!”

“补办了也不准你住在这里!”

“我把户口迁来!”

张所长吃一惊,瞪大眼睛逼视何洁。在成都有工作,生活满好,偏要迁到小镇上来受苦,这样的年轻女子是他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他凭常识判断何洁是在提虚劲,争个嘴巴硬罢了,未必肯认真迁到这里来,便笑笑说:“那你就迁来吧。”

12.红卫兵来了

何洁是在1966年8月27日上午走的,哭着走的。两天后,红卫兵来了。这些小将由老师带着,列队上街游行,敲锣打鼓,裔呼口号,惊动本镇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看热闹的观众鹄立街边巷口,有感到快意的,有感到新鲜的,有感到茫然的。想来也还有感到恐慌的,不过我未亲眼看见,不敢妄记。人有了恐慌感,一般都掩饰着,不肯形之于色,例如鄙人便是。当时我回家去吃午饭,路过北衔,正好遇见红卫兵游行。躲吧,来不及了,面对面了。我脸上做出一副温驯无害且能“正确对待”的表情,心中却在诅咒“小法西斯”。/w*a′x?s\w`.*c~o`m?这又是奴隶性的表现。读者不妨骂我虚伪好了。须知,“左家庄”的“十年教训”厥功甚伟,岂止教成了一批又一批的棍子和打手,而且训熟了更多的吃棍挨打者。整人的,被整的,双方均已成熟,彼此的表演都很得体了。

这是本镇最早出现的一批红卫兵。他们都是城厢中学的学生,一般属于家庭出身好的所谓红五类子女,对他们心目中的伟大领袖据说怀有深厚感情,对他们心目中的阶级敌人据说怀有刻骨仇恨。不过据说而已,他们毕竟年幼无知,尚缺乏定向性,所作所为多系受人利用。后来由于组织扩大,兼容了一些“可以教育好的”所谓黑五类子女,又由于政局的苍黄反复对他们产生了种种影响,他们原有的组织便分裂了。于是最早出现的那一批红卫兵被他们的对立面(也是红卫兵)骂成是“官办红卫兵”。这恐怕不公平。形形色色的红卫兵组织其实都是奉“主家庄”之命旨行事的,本质相同。不同的只是有的组织主奉天命,有的组织主奉地旨而已。而“左家庄”是到处都有的,不论天上地下。记得那时候在故乡听见一首从成都传来的民谣,主题是讴歌红卫兵对立的两大派:一派是主奉天命的红卫兵“八二六”,一派是主奉地旨的“红卫兵成都部队”。谣曰:

“八二六”好,“八二六”好。“八二六”教我偷手表。“红成”坏,“红成”坏。“红成”教我偷泡菜。

官办不官办,都是“教我偷”,本质一样。这首民谣真绝!

还是回头来说这一批列队上街游行,敲锣打鼓,高呼口号的红卫兵吧。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杀向社会,大破所谓“四旧”。他们先后冲入东南北三条街的几家茶馆,叫那些茶客站起来,跟着他们诵读《毛主席语录》,多半是“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啦,“你不打,它就不倒”啦之类的。可笑茶客们许多是老头,不熟经书,喉咙里打和声,天晓得诵了一些什么,诵毕,都给赶出茶馆,各自散去。于是红卫兵又高呼口号,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