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不必读书目第26章完结
略微有点麻烦的是,红学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入侵,走得有一点远。`r¨c!y·x`s\.?c/o?m?比如红学家同时又各自是公认的美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学者、教授、爱国者、好丈夫,那么,这些正常的身份,就有点儿不清不楚,别的人再以什么家或什么者自居,一想到沾了光,脸或要有些“红”。红学,包括曹学、秦学,和正在建立的“姥学”,既为人生哲理之总括,宇宙运行之枢机,已非“学术”二字所可范围,不妨另起高门大户,把“学”字赏给你我平庸之辈混口饭吃。
在需要专业知识才能自定其是非的许多问题上,我们都在接受主流行家的意见。古代的哲人说大地是中心,我们便取这意见,今天的科学家说地球不过是太空中的一个流浪汉,我们也取这意见,这并无问题,问题在于一个社会,什么样的东西成为主流,或接近主流。各种意见都有表达的权利,但何种意见占上风,却构成重大的区别。比如在二十一世纪,仍有人主张宇宙的密码是写在文学作品里的,并无什么不好,且很有趣,但假如相当多的人同意这意见,就有点异样了。+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堂·吉诃德》的主角,坚信骑士小说里那个世界更加真实,如果他遇到的事情,和小说里的形容不符,他宁可不相信眼睛。吉诃德先生是小说的读者,但他本人也是小说中的角色,而我们又是《堂·吉诃德》的读者,假如有人把这些全部混为一谈,那一定能创造相当的混乱。在我接触的人里,相信《红楼梦》不是简单的小说的,比能想像的要多很多。有太多的人,认为这本小说,其实是推背图,是史书,甚至超越了记录,成为被记录的某种实在之物,这些最可骇怪的议论,出自各种受过良好教育、衣着得体的成功人士之口,很难不令人去想:我们的教育真是失败呀。
现代教育的要义,于传授知识之外,还要训练学生掌握辨别真伪是非的一套基本程序。对个人经验之外的多数问题,我们只有听别人的,但通过观察他建立主张的方法,我们能决定自己的立场,我们不知道地心里藏着什么,但假如一个人说“我是个慈善家,所以当我说地心是一个大燕窝时,你最好相信我”,我们不该同意他,因为他的方法有问题。`r¨c!y·x`s\.?c/o?m?
常识和通常说的知识有不同的意义,常识不仅是一套合用的知识,还代表一种日用理性,完全有可能的是,一个人学富五车,却极端缺少常识,那是因为他少一种核查程序,而那是决定了谁是大肚汉,谁是美食家的。
有一位红学家,提出曹雪芹其人并不是作者,而是抄手,理由是“曹雪芹者,‘抄书勤’也”,—很独特的观点,放在饭桌上谈谈,还是有趣的。红学中好多主张,看着不像这一条这么奇怪,而骨子里比它奇怪一百倍,而且那几种最广为人接受的主张,其实是最奇怪的,是对当代教育的最大嘲笑。
“最大”有点夸张了。窗上漏了那么大的洞,进来的不会只有红学。比红学更背离常识,而且大行其道的,还多着呢。有时听那些衣冠楚楚之士胡言乱语,看那些善良的人们点头称是,难免要想,这就是我们,发明了显微镜和电冰箱,把飞船送上太空的晚期直立人?
不读《儒林外史》
时代变化快呀,吴敬梓这类人的精神祖先,操心的只是精神,至多是性命问题,像他喜欢的嵇阮们,都是社会上的贵族,生计云云,不用费心,阮籍有时哭哭穷,其实他就是什么也不做,也有酒喝的,等到吴敬梓或杜少卿的时候,“南京这地方,是可以饿得死人的”,于是小姐的身子丫环命,高明如虞博士,也得每年谋几两俸金,挣下三十担米的一块田,犹不敢去,还要“多则做三年,少则做两年,再积些俸银,添得二十担米,每年养着我夫妻两个不得饿死”。
当代英语里的loser一词,译成汉语的失败者,太生硬,那么译成什么呢?不中用之人?笨蛋?废物?废物点心?反正,一部《儒林外史》,就是loser之歌,它里面的好人,都是混得不好的,混得好的,在作者笔下,无非鄙吝之徒。作为读者,我们很难同意吴敬梓的这种牢骚,第一,那样会显得我们也是loser;第二,我们都是工作者,而工作的定义就是可以出售,出售了就可以过活,可以买棉帽子、买炸糕等各种好东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可不想为一本小说叛教。
《儒林外史》写的是士子、文人,那时候的知识分子。不过这本书对“知识圈儿”以外的人,也不客气,书里写过三十来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