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必读书目 > 第9章完结

第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不必读书目第9章完结

所治愈下,得车愈多,是经常的,但长远来看,还没有过一个国家,靠耍这种聪明,来达到可靠的成功。!x\4~5!z?w...c′o¢m/破坏规则者最先得利,但“我能往,寇亦能往”,回火是迟早的事。归根到底,用在人事上的心思,从来也没有给人类带来实际的福祉。如果一个社会中,最出色的头脑,所钻研的问题,既非外物,也非自我,而都是些人际之间的长短是非,那么这个社会的成员,要实际而非想像地生活得越来越快乐,是没指望的事。

便是在战争中,智术也不是制胜的关键。文明社会,经常被野蛮人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尽管文明人聪明,懂得好多花样。《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奇怪,诸葛亮总打胜仗,但蜀国的形势,却在同时江河日下。《三国演义》很多地方不合正史,不过这个道理倒不偏。

为什么说不读《孙子》呢?曰不用读。咱们这里,人人都是兵法家,至少现在是这样;在兵法盛行的社会里,不懂兵法的人,早已把基因还给上帝,彻彻底底地绝种了。不用读《孙子》,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使别人不幸福的种种智慧,至于如何使自己幸福,可以参考这条格言—它没有写在任何一本书里,只写在一切书里:别人的不幸,就是我的幸福。\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不读图书

这里说的图书,指的是河图洛书。河图见于《论语》和《墨子》,证明在春秋时代就早已有这传说,只是他们提到河图,只二三字,我们从中得知黄河出图是很大的吉祥,至于这河图画的是什么,有无文字,抑或像伪《古文尚书》中说的那样,是一种宝器,已无可考。洛书之说,出现要晚得多,不会早于战国后期,是取自民间传说,还是方士捏造的,也无法知道了。

最有名的表述,是《易传·系辞》里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现在我们知道《易传》诸篇的作者,最早不过战国,但汉人以为那是孔子做的,所以《系辞》中的话,后来竟成儒学建立世界观的枢要。西汉的儒学,既驳杂又野心勃勃,龙马负图的传说,也就起于这时候,即大戴《礼记》之所谓“河出马图”。!删_疤_看′书·旺, \首,发?

大戴《礼记》又最早把一种数图和九宫联系起来。九宫之说也起于战国,说的本是帝王一年之中轮流居于九室,以与天文相应。大戴《礼记》吸收了汉代的数学成就,提出明堂九室的制度为“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宋人所谓的洛书,就是它了,画成图,便是我们熟悉的九宫图,或纵横图的三阶形式。有个口诀,叫“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现在许多小学生也知道的。对数学知识贫乏的古人来说,这一数字图式,越把玩越觉奇妙,甚至以为它是密码,拥有解释万物运行的神秘能力。

九宫图是怎么被派为洛书的呢?说来话长。汉代解易的书,有一本《乾凿度》,说太一在一年之中从一到九运行九宫,四时动静,于此生焉,而九宫的方位,恰如前述的纵横图所示。在这里,九宫图和易学结了亲。

五代至宋初有一位人物叫陈抟,是易学中图书学派的开创人。传说中的河图,本来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汉代图谶对图书有各种捏造,荒诞不经,后来也失传了),陈抟横空画了出来。别人或问,古人、圣人都不曾讲过的事,你怎么知道?陈抟的解释是,世界的秩序,是丝丝入扣,分毫不差的,故可以推理及之。陈抟画的图,混称为龙图,至北宋刘牧,始分河图洛书,河图为九宫图,洛书为五行生成图,比九宫图复杂一点。

这和我们熟悉的称谓是相反的。原来南宋又出了一位蔡元定,他嫌刘牧的学说有道家气,改造了一下,令五行生成图为河图,九宫图为洛书,以合诸儒旧说,兼与理学调和。蔡元定是朱熹的朋友兼学生,朱熹接受了他的解释,这一学说,便通过影响极大的朱熹,渐渐成为正统,人们今天讲的河图洛书,无论意义还是图式,用的就都是蔡元定的定义。

啰唆这么多,是想让不熟悉此事的读者,了解一下河图洛书的来龙去脉,至于“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根”之类的坚信,则不是我敢操心的了。我见过的一篇论文,上来第一句就是“《奇门遁甲》载,黄帝夜梦天神授书,神龙负图出洛水,这说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开始运用洛书”。奇门遁甲……黄帝……说明……,每个词都令人心惊肉跳。这种“文化”的根,也许确在河图洛书呢。

图书之说虽然穿凿,如果我们仔细辨析,也许能看出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