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不必读书目第4章完结
不过,后世公羊学并不流行,因为公羊学里面,包含着一些为君主所不喜的思想。,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比如按公羊学的政治图式,没有什么铁打的江山,天命变易循环,以有道伐无道,便如汤武革命一样理所当然,这一点,和孟子的学说接近,在古人看来,都有可能“启乱臣贼之子心”。董仲舒的儒学,在后世又被改造了,让狮子不放心的内容,又去掉了一些。
我们今天看来,公羊学里确有比正统儒学高明的地方,比如对“夷狄”,往往以文化、礼义,而非以远近来区分。《公羊传》里有一句话,“中国亦新夷狄也”,说的是有几个中原国家行事不妥,所以视同夷狄。后来—比如晚清或现在—常有人拿公羊学的这一态度,来反对排外,也是稍微有点奇怪的,反对排外就反对排外,还用到古书里找理由吗?
公羊学自汉代以后,一直式微,复兴是在晚清。对新式人物来说,公羊学能提供的理论武器其实没有几件,但大家都习惯于自家有病自家医,便是明明用着新药,也喜欢放在旧壶里煎一煎,或作简单的比附,便发现“敢情这药方我家里原有,只是忘记吃了”云。_求¨书+帮^ ?追-嶵*薪~章?洁\康有为曾说:“大约据乱世尚君主,升平世尚君民共主,太平世尚民主矣”。说君主便说君主,说民主便说民主,非要塞到公羊家的三世说里,搭配整齐,便以为有趣之极,深刻之至,正是古传的毛病。
顾颉刚算是破旧立新的大将了,后来却说,本以为这些年来是用欧美的新学来变易、代替中国的旧学,回头一望,“在中国原有的学问上的趋势看来,也是向这方面走去”,—好几千年里从来没有顺着“走去”,却仍然是“趋势”,这种信心,已难以评价了。近来研究公羊学的专家,有几位很值得敬重,且也力主变革,但为什么一定要把起点向后拉?有时我怀疑,中国果真是个特殊的国度,有特殊的国情,而唯一的证据,恰是有那么多人相信如此。
公羊学是个完整的、打通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解释一切的政治理论,现在的新公羊学,更是如此,而且更加详尽。不过,我对所有完美的理论,都有戒心,因为如果不让现象屈从于理论,那种完美本无法达到。¢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古希腊有个故事,说有个大盗叫普洛克路斯忒斯,强迫受害人睡在他制的铁床上,若身比床短,便强拉使与床齐,若身比床长,则截去余出来的腿脚。纷繁的万象,我们的复杂经验,放到任何一种理论的床上,会恰好一般长短吗?我是不信的。
不读《老子》
春秋,在现在看来,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时代,人们健朴、高尚、讲规矩,但在春秋士人眼里,那是个政治失败的年代,礼崩乐坏,王令不行,大小诸侯僭礼越分,战争连绵,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记载很少,但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批有知识的人,主张各异,却有一样共识,便是社会状态糟透了,须加改变。
孔子和老子都是极富同情心的人,但他们的社会设计几乎相反。孔子提倡道德的个人生活和完美的社会秩序,老子对此摇头,特别是对后者。他认为人无法被自外约束,社会本身就是失败,正如秩序本身就是混乱之因,在老子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解散社会,或把社会限制在最小规模上。
《老子》一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老子的思想汇编,尽管成书于何时及何人之手,尚无定论。以前我们见到的读本,都曾经后人陆续附益修饰,感谢考古学家的工作,现在,我们有了几种更接近原貌的文本。
从《老子》书来看,悲观的老子,提倡的方法是从文明后退。在他看来,人们为利益而纷争,是任何制度也解决不了的,唯一的办法是消灭利益,无可争,则民不争,无可盗,则民不盗。富贵只会害身,金玉满堂,谁也守不住,反过来,每一个人都穷得要死,天下就太平了。
与之相辅的,是消灭欲望。穷人也会渴望富足,欲求那些虽然看不见、却可以想见的东西,所以要让人们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无用的事物。五音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都在排除之列,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有那些五花八门的事,想不清心寡欲也难。
按老子的意见,文明的进程,就是大道被破坏的过程。失道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真希望孔子见到这样的主张),仁义礼智,不是挽回美好社会的通途,倒是失败的路标。老子的见解,是从原路退回,他提出的办法,从社会和个人方面,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统治者要临天下以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