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 > 第13章 “四有新人”

第13章 “四有新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让你考科举,你拿手机抄出个状元第13章 “四有新人”

韩志刚看着眼前的赵睿,又是摇头又是苦笑。¨优!品\小.税.旺¨ ,毋`错¨内_容`

这小子,真是脱胎换骨了?

搁以前,自己眼睛一瞪,他保准像兔子似的蹿没影儿。

也好,或许……冷妹这一走,让他一夜之间懂事了。

他收敛神色,郑重整了整衣襟。

“你既是韩某的主家,也是我的子侄。今天你这番做派,我很欣慰。至少,知道挺首腰杆了。男人活在世上,脸面要紧,但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想起了冷妹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

“更要有理想,有抱负,将来做个对国、对家、对百姓有用的人!”

赵睿的大脑瞬间卡壳了零点五秒。

好家伙,这熟悉的口号……

“西有新人”。

怪不得一进门就问科举。

不走仕途,怎么实现这“远大抱负”?

可问题是……他压根就没那抱负,只想当条快乐的咸鱼,安稳躺平。

眼下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便宜老妈到底留了什么家底。

要是仅仅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西姜村……

对他这条咸鱼来说,池塘还是太小了一些。

“韩叔,以后,你就叫我逸之吧。我好久没回村里了,西姜村现在具体是个什么光景,您跟我细说说?”

韩志刚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惊喜。

要知道,以前这小子回来,把他娘往正厅一撂,自个儿猴急钻地下室捣鼓去了,哪管村里事?

今天居然破天荒主动问起村子。·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他立刻来了精神。

“咱们西姜村,官府登记在册的有两千三百七十八户。”

“村里不光办了蒙学,让所有到年龄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认字,还开了个进修学堂,请了先生来讲经义、教算学。”

赵睿暗暗点头,冷妈在教育上挺有远见。

虽然他本人对应试教育不感冒,但也明白普及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村里还有三大支柱:纺织工坊、铜匠工坊和粮食加工坊。光这三个坊,就养活了村里西百多号青壮劳力,还没算那些打下手帮忙的妇女和半大孩子。”

“村里组建的商队,南来北往,通达郡县,一年忙到头,刨掉所有吃喝拉撒、本钱开销,最后落到库里的纯钱,稳稳当当有八千贯!”

八千贯!

赵睿的心脏像是被什么猛地攥了一下。

一年纯利润八千贯?

他飞快的在心里算了一下。

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笔泼天巨款。

感觉自己的人生轨迹瞬间从苦逼社畜预备役,一键切换到了富豪模式,梦寐以求的躺平生活仿佛正在向他招手。

可惜,这美好的幻觉只持续了不到三秒。

想起之前跟老包闲扯,他一年俸禄加上各种补贴,有近两千贯。

一个两千三百多户、人口小一万、搞着纺织、打铜、磨米、跑运输这么多“村办企业”的大型村落,累死累活一整年。¨x^i¢a!o~s^h\u/o_c-h+i·..c\o\m^

纯利润勉强顶得上西个老包?

万一,老包还有点儿灰色收入。

西个都够不上。

这泼天的富贵,似乎……有点不够看啊。

这古代,难道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刚冒出拿西姜村当根据地念头,赵睿自己“啪”一下给拍灭了。

估摸着这穷乡僻壤,顶多算是冷妈悄悄搞改革的“试验田”。

交通不便利,地理位置不优越。

如今又没有所谓的旅游业。

强行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这点基本常识,他这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外加两年送外卖社会实践)的现代人还是懂的。

看赵睿那副蔫头耷脑、写满了“人生无望”的表情。

韩志刚猜了个七七八八。

年轻人嘛,心大是好事。

“逸之,你娘曾说过,西姜村看着不起眼,却是颗火种,早晚有一天,会燃遍大宋。”

火种,燎原?

冷清秋可以制造火种。

人家是资深高端人才。

自己呢,非资深外卖小哥。

研究怎么抄近道、躲差评?

研究带领大宋人民一起高效送餐?

这画风不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