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东线风云:1915,奥匈帝国的挣扎与转机(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一战,二战风云第31章 东线风云:1915,奥匈帝国的挣扎与转机
维也纳:决策的阴影
1915年4月的维也纳霍夫堡皇宫,84岁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痛风的折磨下艰难起身。-山?叶′屋- ¢耕,薪·醉~全-他的手抚过东线地图上大片被俄军占领的领土——加利西亚、布科维纳,这些曾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如今被涂成了刺眼的红色。
“陛下,德国同意增派第11集团军。”陆军元帅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的声音在空旷的书房回荡。这位因1914年惨败被短暂解职的总参谋长,此刻重新掌握着帝国命运。
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伯爵插话道:“但德国要求我们承诺战后将波兰部分领土让与他们。”
弗朗茨·约瑟夫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先守住加利西亚!匈牙利人会同意吗?”
此时,一封来自布达佩斯的加急电报摆在案头。匈牙利总理蒂萨·伊什特万在电报中措辞强硬:“若德国要求牺牲匈牙利利益,我们将退出东线战场。”
布达佩斯:二元帝国的裂痕
蒂萨·伊什特万站在匈牙利议会大厦的穹顶下,俯瞰着多瑙河上穿梭的运兵船。\欣*丸_夲^神′栈` !已?发+布~最!薪`蟑_踕/作为匈牙利自治政府的首脑,他清楚这场战争对匈牙利意味着什么——1914年动员令已征调了50万匈牙利青年,而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却拒绝向匈牙利透露东线的真实伤亡。
“我们的士兵正在加利西亚的泥沼中腐烂!”激进议员伊斯特万·蒂萨(总理堂弟)拍案而起,“奥匈帝国的战争机器正在吞噬匈牙利!”
蒂萨·伊什特万攥紧了手中的钢笔。他刚刚收到康拉德的密信,要求匈牙利第三集团军立即开赴喀尔巴阡山脉。“告诉拜尔将军,”他对副官说,“守住山口,但不要越过匈牙利边境一步。”
喀尔巴阡山脉:血色黎明
1915年5月2日,奥地利士兵约瑟夫·迈尔蜷缩在战壕里,听着德军重炮在远处轰鸣。作为第4猎兵团的机枪手,他已经在喀尔巴阡山脉坚守了三个月。
“迈尔!换防!”下士的喊声被俄军的炮击声淹没。¨秒¨蟑\結+小,税+枉_ ^唔?错/内\容?约瑟夫拖着冻僵的双腿爬出掩体,迎面撞见匈牙利士兵米哈伊·拉约什——后者正用匈牙利语咒骂着分发弹药。
“听说德国人来了?”米哈伊用生硬的德语问道。
“是的,他们带来了毒气弹。”约瑟夫打了个寒颤,“但俄国人有十万哥萨克骑兵......”
突然,阵地后方传来密集的马蹄声。约瑟夫透过望远镜,看到德军灰色的钢盔如潮水般涌来。“进攻!”康拉德的命令通过野战电话传来,此时距戈尔利采-塔尔努夫攻势发起还有三天。
柏林-维也纳:同盟的博弈
5月6日,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在给康拉德的电报中措辞严厉:“贵军擅自行动将打乱整个战略部署。”而康拉德的回电充满讽刺:“当奥匈帝国的领土被俄军践踏时,我们没有时间等待。”
事实上,奥匈第3集团军已突破俄军防线,匈牙利第3集团军却在边境徘徊。蒂萨·伊什特万致电弗朗茨·约瑟夫:“除非保证匈牙利战后获得特兰西瓦尼亚,否则匈牙利军队将停止前进。”
利沃夫城下:血色荣耀
5月12日,约瑟夫所在的部队抵达利沃夫郊外。这座加利西亚首府已被俄军占领七个月,街道上残留着奥匈帝国的双头鹰纹章。
“准备毒气攻击!”德军指挥官的命令让约瑟夫感到恶心。他见过毒气弹的威力——士兵们在黄绿色烟雾中痛苦挣扎,眼睛和喉咙被灼伤。
但俄军的防线远比想象中坚固。当奥匈第4军发起冲锋时,俄军的机枪阵地突然开火。约瑟夫亲眼看见匈牙利骠骑兵的战马在弹雨中嘶鸣倒地,米哈伊所在的连队被压制在开阔地。
“撤退!”康拉德的命令传来时,奥匈军队已伤亡3.2万人。约瑟夫在撤退途中捡到一本俄军日记,上面用西里尔字母写着:“我们在为斯拉夫兄弟而战,而你们为谁?”
布达佩斯条约:帝国的妥协
1915年6月,弗朗茨·约瑟夫被迫签署《布达佩斯条约》。条约承诺匈牙利战后获得特兰西瓦尼亚,而奥匈帝国则需将波兰部分领土让与德国。
蒂萨·伊什特万在签约仪式上阴沉着脸:“这是奥匈帝国的末日。”贝希托尔德伯爵则反驳道:“若没有匈牙利的短视,我们本可以收复更多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