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多难境地,文官们准备的太充足了(2/7)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柳暗花明第145章 多难境地,文官们准备的太充足了
官中,有人忍不住了。
刑部尚书李友直抬头,道:
“陛下,国法不容情!叶煊确实为我大明朝做出了诸多贡献,可他现在确实是有着嫌弃!”
“依照我大明朝律法,《大明律·刑律一》谋反大逆条:‘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刺杀皇帝属谋反罪之首,涉事者不仅本人处极刑,亲属连坐,祖父、父、子、孙、兄弟等皆斩,《问刑条例》也补充规定,谋逆案犯需‘严加鞫讯,速正典刑’,此乃陛下亲自定下的啊!”
“陛下更是亲自下令,若出现谋逆案件,非诏狱不可问!”
刑部尚书李友直所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这确实是大明律中明文规定的,同时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件发生后,朱元璋为也确实规定谋逆案犯‘非诏狱不得问’。
诏狱是由锦衣卫北镇抚司直接管辖,独立于刑部、大理寺等司法体系,专审钦定重案,目前根据犯人的口供,叶煊是疑犯,将叶煊关押到诏狱内,合情合法!
若今日天子朱元璋为了纵容叶煊,而破开这律法的束缚的话,那岂不是自己无视自己制定的律法?
自大明律法定制完毕后。
谋逆大案,并没有多少,但小案确实层出不穷,比如各地有草头王谋反,就连这种流民逆贼,最终都是要被带到京城内,关押入诏狱的。~咸`鱼?看^书!惘, *已?发.布?最`新*漳+劫·
凭什么叶煊不能被关起来?
今日,比如要让叶煊被关起来。
这样,才能防止叶煊有机会反抗,或外界干预,同时也可以暗中授意让人,使用诏狱内的刑具,快速逼供。
怎么,都有办法给这叶煊活活的弄死!
“陛下认为叶煊有功,因此给予叶煊澄清自己清白的机会,怎么了?”
“你李友直为何咄咄相逼?莫不是想要尽快致叶煊为死地?此等心思,太过于明显了吧?”
说这话的并非是武将,而是文官,是当今的户部尚书范敏。
叶煊现在在朝堂上,并非是形单影只了,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党羽’,有的时候党羽并非是结党营私,或者说几名官员私下里组成一个团伙怎样怎样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危机感、共同的阵营,这在某种意义上,就算是一种党羽了。
范敏、滕毅,这两个人,俨然已经成为了叶煊的党羽。
贡院考场的科举舞弊之事中,他们能活下来,全靠叶煊。
实际上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们早就知晓了,科举舞弊案件的全部过程,也清楚了背后没有任何大族,选择在淮西派和浙东派两不相帮,也没有选择站队的他们,成为了此次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也是为何他们两人被选择担任那次科举考试的考官主要原因。
从那以后,他们二人早就对很多文官不满了。
随着他们和叶煊的关系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有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了,因为范敏和滕毅两人清楚,他们现在的官职确实比叶煊高,但官职高了并不意味着本身所代表着的能量强。
叶煊若是倒台了。
他们两个能有什么好下场?
陛下能如此庇护叶煊、袒护叶煊,能保护他们两人?这年头换谁来,当不了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叶煊若是不在了,文官大族们必然会对他们两个出手,因为很明显他们和叶煊交好。
所以这个时候,滕毅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说话了。
见滕毅站了出来,李友直忽然笑了,更是心中一松。
他担心,是朱元璋出来说这种话,那他反而不好说什么,可是滕毅说这种话,呵呵呵。
李友直立刻看向滕毅,道:
“滕尚书这话,倒是有些意思,你莫不是认为叶煊有功劳,就可以无视其谋反大罪?若这样的话,岂不是任何立下功劳的人,都可以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甚至哪怕犯下谋反大罪,都可以饶恕,甚至给予其机会,而非是立刻逮捕,缉拿归案?”
“给予叶煊时间证明清白?好好好,你的意思是叶煊立下了功劳,就可以这般,那我请问你,两年前的胡惟庸案件,为何没有给胡惟庸清白?为何当日就把胡惟庸下狱?你难道是想借助今日叶煊之事,来替胡惟庸翻案?你是胡惟庸的党羽不成?还是你认为,陛下会故意偏袒叶煊,反而过重处罚胡惟庸,不给胡惟庸证明自己的机会?”
李友直话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