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柳暗花明 > 第78章 对官员采用连坐制度

第78章 对官员采用连坐制度(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柳暗花明第78章 对官员采用连坐制度

煊是通文院大使,负责推行一条鞭法;那么火药炸毁矿洞,很明显就是叶煊所为之;可若是当时直接揭穿了这种种事情,哪来的矿洞坍塌事件?”

太子朱标给朱雄英,讲解着这其中的算计和智慧,朱雄英这个时候很是不明白,他不禁问道:

“我不明白,矿洞坍塌带来了什么好处啊,让那么多矿户死了...”

闻言。

朱标还没有说什么。

朱元璋忽然看了朱雄英一眼,语重心长的道:

“其实聪明人,往往会因为一件事情,而获得很多益处。”

“矿洞坍塌,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这群矿工本来就该死,正常情况下按照大明朝律法,他们不但本人要被处死,家属更是要被流放;可现在他们仅仅自己死了,咱并没有牵连他们的家人。”

“矿户们死了,句容县棘手的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一条鞭法可以正常性的推行。”

“同时这次也能看出来,这群大族们的胆子到底有多大,敢涉及到军器局中,咱大明朝现在的国策就是清除旧的官僚阶级,重新构建新的官僚阶级,而此次事件,更是让咱有了理由杀更多的人,收拢各个职位的权力,安排新的忠诚于大明朝的官员。”

朱元璋说的更加通透些。

毕竟,他本来就是此次事件的参与者一言,亦或者说,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早已经看清楚了全部,此事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朱雄英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而叶煊在旁听着,心中却不免的微顿。

他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科举舞弊案,是否也是朱元璋策划的。

还有,西平侯沐英的案子?

这两件事情,很有可能和他想的如出一辙,回去要好好想想了,这老朱可给自己挖了不少坑了,现在看来这些案子确实结束了,但其留下的影响依旧扎根在大明朝当中,很多重臣就是因为皇室重翻旧案,而被处死的!

“今天的晨课,就上到这里吧。”

“句容县的一条鞭法,暂停推行;军器局的新型火药那边,也停止生产,还有就是宝钞提举司这边,也先且暂停。”

“一切,都等这起矿洞坍塌事件结束。”

“乖孙,你先去休息吧,准备下一堂课,咱准备带着叶煊,在这皇宫里面转转。”

朱元璋捏了捏朱雄英的小脸道,朱雄英立刻点了点头。

随即。

朱元璋、朱标、叶煊三人就离开了文华殿,路上朱元璋再度提起了‘官员’的事情。

现在这起矿洞坍塌案,事情原委他们三人知道的清清楚楚,现在剩下的就是查清楚具体有哪些家族和官员参与了而已。

而能引发如此大的事件,策划之周密详细、下手准备之充分谨慎,同时又能涉及到从军器局调动大量新型火药到距离那般遥远的句容县,足以代表其中参与的官员数量之多、官爵之高。

这必然是血流成河的大案!

真杀了这么多人,该如何快速的任用新的官员,上哪去寻找这么多官员?

路上朱元璋提起了此事,叶煊想了想道:“陛下,你觉得举荐制如何?”

朱元璋脚步立刻就停下了。

扫视着叶煊。

那眼神中仿佛在问,你在逗老子?

举荐制?

他为何费尽周折的弄这科举制度,甚至不惜重新设置科举的各种体系?就是因为举荐制度会出现任人唯亲的可能,而举荐者和被举荐者,往往存在着各种利益纽带、亦或者血缘纽带。

举荐制度,完全就是让这群官员能私底下结党营私,形成一张张关系脉络。

现在,叶煊和他提起举荐制度来了,这不是和他开玩笑呢吗?

“虽然科举制度,目前已经符合陛下的要求了,但举荐制度仍然不可或缺。”

原本的明朝历史上,朱元璋可并没有彻底取消举荐制度,而是科举制度、举荐制度并行使用。

在明朝洪武时期,科举制度与举荐制度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交替使用、互为补充,洪武三年,朱元璋首次开科取士,但认为科举选拔的人才‘多长于文辞而少实学’,难以满足治理需求。

洪武六年,朱元璋下诏暂停科举,全面推行荐举制,要求地方官员举荐‘贤良方正’‘孝悌力田等实用人才。

洪武十五年,因举荐制度弊端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